Digital 3C Product / 數位商品
-
今年還不是時機,傳蘋果AR裝置Apple Glass最快將在2022量產
每次看電影的時候,比如說什麼科幻電影或是動作電影,當中都會有角色配戴一款超高科技的「智能眼鏡」,像早期《七龍珠》裡的達爾可以拿來偵測戰鬥力的那支、名偵探柯南也有一支,《復仇者聯盟4》的鋼鐵人東尼史塔克也有一支,後來給小蜘蛛人使用了,搞得小編也好想要一支。(哈 但離這支眼鏡的問世之日似乎已經不遠,那位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早前又出來透漏消息說,我大蘋果(誤)計畫在2021年推出新產品,包括AirTags追蹤器、以及AR裝置,而這AR裝置又有傳言指稱,它將會是蘋果最新的科技產品-Apple Glass。 雖然AR眼鏡已經不算稀奇,不少廠商已在這塊領域中默默耕耘許許久(遠望那個Goog...),但蘋果身為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品牌,每當蘋果推出新類型科技產品,都會衝擊市場,引起世界一陣震動,因此蘋果這首款AR裝置Apple Glass的任何風聲,不只是業界,包含玩家,以至於整個世界都在嚴陣以待。 而如今這副蘋果首款AR眼鏡Apple Glass,傳出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原型機設計階段,預估順利的話,將會在農曆年後進入第三階段的原型機設計。 根據消息,蘋果打算將AirPods Pro的扣式電池導入這款AR眼鏡,但又想將重量控制在80公克以下,因此在這兩者的取捨與平衡之間碰上了點麻煩,但解決了這項困難之後,Apple Glass的處理器配置問題已在M1晶片的推出之後,算得上是解決了,但加上處理器之後,機器運作之後所產生的散熱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或許今年還見不到這項成品,要等到2022那時才能和它見面了。 小編還記得國中時拿著第一代iPod時,那放在口袋幾乎沒有重量的驚奇感,倘若依照這個經驗,並且假設蘋果目前正在克服重量上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預期這款Apple Glass,即使搭載了許多精密科技儀器,也會像戴著一般近視眼鏡或墨鏡那樣輕巧,但這勢必有技術上的困難,因此可以想見,發布時間也勢必會被推遲。 也有這種可能,這款AR裝置Apple Glass會被當成iPhone的配件之一,並且將其視為蘋果用來踏入AR領域中的第一步,直到技術成熟、以及機件改良之後,才有機會獨立成一項新產品也說不定。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pple Watch 心電圖偵測功能才剛開放,患者的心房顫動症狀便無所遁形!
Apple Watch上的心電圖App,在當時甫一推出時就噱頭十足,甚至運用於醫學實作上也具有相當程度的聯動性,可惜台灣因法規之故,一直沒有開放。 但終於,在過了兩年之後,心電圖App總算獲得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屬批准為醫療器材的Class II軟體,從12月15日星期二之後,只要透過iOS 14.3、watchOS 7.2與Apple Watch Series 4後續機種,我們也能開始利用Apple Watch來使用心電圖App偵測功能了。 然而才開放使用兩周,有心臟內科與心律不整專門科醫生發現,Apple Watch的心電圖偵測功能,確實可以輔助心臟科醫生來作診斷。該醫師在上發文指出,有病患飽受突發的心悸與頭暈的困擾,已有7、8年之久,但每次在作心電圖檢查時,都恰巧沒有發生,而在Apple Watch的心電圖功能開放之後,患者在症狀發作的當下,立刻使用App功能記錄病發經過,並且提供數據給醫師,這才發現患者有心房顫動的症狀。 不過該醫師強調,Apple Watch的心電圖App所記錄的圖形與數據相當清楚,但最後診斷仍須交由專業醫師判斷,必要時更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行。 不過,Apple Watch的心電圖偵測功能,只能在Apple Watch Series 4機種上使用,並且需使用最新版本的iOS與watchOS,並且功能上還無法檢測到心臟病發作、血栓與中風等等與心臟疾病相關的狀況,只能作為輔助使用,相關更精密的檢查,仍需到醫院交由專業醫師診斷才是。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18K金打造、只有最貴可以形容,Caviar推出客製化AirPods Max要價108000美元、折合台幣破300萬元
我大Apple才在2020/12/8發布最新版的頭戴式無線耳機AirPods Max,當初要價台幣18,490元時,相信許多玩家應該會「哇」一聲,因為相比自家的AirPods Pro來說可以買上2組還有找、甚至已經連同AirPods Pro與HomePod一起買也一樣有找,比起許多名牌大廠的耳機簡直就是不遑多讓,只是如果聯想到4顆輪子就要賣上20,900元台幣的售價,似乎AirPods Max也沒多貴嘛! 如果真的這麼想,那就太小看Apple跟土豪間的連動了,一向以打造超頂級奢華風為主的又出新招了,雖然隨便去官網看看都覺得沒有一個產品是買得起的,但是除了一堆只能欣賞的iPhone 12系列手機之外,Apple新推出的AirPods Max當然也沒落下,直接上鱷魚皮加18K金,只能說貧窮限制了小編的想像力,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你以為台幣18,490元就很貴嗎?No No No,這款客製化版本的AirPods Max一組要價108,000美元、折合台幣破300萬元,這真的不是小編這種領死薪水的阿宅可以碰的呀! 不過買不起沒關係,咱們欣賞欣賞圖過過癮就好,這東西小編就是砸鍋賣鐵、剁100次手也買不了,等於頂著一台特斯拉在頭上跑,真心覺得有錢人的日常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 目前推出的版本有白色、黑色兩款,都是採用鱷魚皮包覆,配上G750(就是18K金啦),不論是白色的典雅高貴或是黑色的神祕貴族氣氛,都能彰顯使用者的不凡身分與地位。只是小編在想,如果真的敢戴著這組AirPods Max出門,會不會被搶?但是買得起的大哥、誰敢搶呢?小編已經不想繼續想下去了,還是乖乖工作比較實在,買的起標準版那隻18,490元的AirPods Max就已經偷笑了。 至於官網上還有即將發布的黃金版PS5,那個價格也還沒公佈,看看連手把都是鱷魚皮包覆,小編搶的到標準版PS5就要感謝天地了,這種高檔品還是過過眼癮就好了!(萬一有網路上高貴的大德仁兄有買了這種東西的話,小編很樂意幫您開箱的,真的,而且免費)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世上最輕盈的4K OLED翻轉筆電—如北極星般美麗的ASUS ZenBook Flip S開箱翻屏體驗
時下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帶著筆電到咖啡廳工作也變得越來越是常態,甚至在重量上也越做越輕薄,然而在輕薄之下,當然性能與規格也不能落下,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甚至突破,已經儼然成為世界上所有筆電趨之若鶩的目標。 而在電腦科技研發上已浸淫多年的華碩,於筆電的創新與開發也是不遺於力,電競方面有西風之神獨占鰲頭、創作者方面有StudioBook引領風騷、平價超值系列有VivoBook玩家主打、甚至商用系列也有ExpertBook作為商務必備,以各系列的不同定位涵蓋了使用者的所有面向,也展現了ASUS在筆電這一塊領域的專業地位。 仍持續向前推陳出新的ASUS在近期,更是推出了以全方位、兼顧輕薄、性能、續航、多工處理,將各項優點集為一體的ZenBook Flip S,並且號稱為世界最薄的OLED翻轉筆電,小編也入手試用了一番,打算將這台ZenBook Flip S當成新年禮物送給女朋友。(小編的獎金、嗚......) 為什麼小編會有這樣的打算呢?因為ZenBook Flip S在外觀上,已經將優雅劃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如曜石般的黑色霧面機身,佐以ZenBook系列層層如漣漪般的環狀髮絲紋、紅銅色的鑽石切割與3.9mm窄邊框、以及鍵盤上直條髮絲紋的點綴,甚至在攜帶上,重量只有1.2公斤、薄僅13.9公釐,雖然輕,但在效能以及實際運用上,卻相當紮實穩重。 而Flip顧名思義,就是翻轉的意思,ZenBook Flip S的360度ErgoLift螢幕軸承設計,採用精準的金屬多齒輪轉軸機構,任何角度都能牢牢地支撐著螢幕,並依據使用者的使用模式來分做筆電、帳篷、分享或平板模式,更甚的是,透過測試(官方數據),ErgoLift螢幕軸承可達到20,000次循環的完全開合使用。 且此一創新的ErgoLift軸承設計,能在NanoEdge螢幕開啟角度超過135度時,巧妙地將鍵盤抬起並增加傾斜角度,不僅在打字使用上,玩家們能夠加強舒適感、還能提升ZenBook Flip S的散熱效果,一舉兩得;並且在平板模式中,此雙動機構將自動旋轉,讓螢幕能夠倚靠底部平放著。 而鍵盤採用1.4mm按鍵行程,使用上幾近無聲,加上全新的窄邊框設計,並且全尺寸背光的功能,能讓使用者們在昏暗的空間裡使用無虞,Fn鍵上的使用設定也有更高層次的進步,配合Fn鍵,能夠直接執行快速螢幕圖、鎖住網路攝影機或存取MyASUS等功能。 更在觸控板上搭載了華碩獨創且正申請專利中的Numberpad 2.0 虛擬數字觸控板,以玻璃等物質所組成的五層特殊結構技術,同時具備一般觸控板與虛擬數字鍵盤的功能,不僅有智慧防手掌誤觸的功能,以及PTP技術,最高支援四還能指智能手勢,且透過內建的智慧軟體,在啟用虛擬數字鍵盤的狀態下,仍然可以使用觸控板來操作滑鼠游標。 不曉得玩家們有沒有在使用Windows Hello系統,ZenBook Flip S所配備的紅外線IR網路攝影鏡頭,在以臉部作為密碼認證的Windows Hello系統中,可說是這個系統最佳夥伴,能在幾秒間內馬上辨識出玩家們的臉部,保護隱私安全外,還能迅速登入。 不過雖然ZenBook Flip S如此輕盈,但在I/O上的設置,該有的還是不會缺漏,不僅有2孔能充電的Thunderbolt 4 USB-C、1孔USB 3.2 Gen 1 Type-A、還有1孔標準 HDMI埠,在與任何裝置的連結上都不會造成障礙,假設玩家們想作螢幕畫面延伸,那當然也不成問題。 結合外觀、鍵盤設計以及觸控板功能,讓ZenBook Flip S就一顆低調卻優雅地隱含著光芒,在每個夜裡,指引方向的北極星,而能夠360度旋轉的螢幕,在慢動作與縮時攝影的想像當中,一道道殘影則成了它閃耀的星芒。 然而,在我們看見北極星時,我們瞳孔所接受到的始終還是它那晶瑩閃爍的星光,因此如北極星的ZenBook Flip S,配備了13吋16:9的4K UHD解析度觸控OLED螢幕,並且還有窄邊框設計,讓視覺效果更加逼人。 而在顏色表達上,還通過了PANTONE Validated認證的色彩精準度與100% DCI-P3廣色域,搭載的HDR技術更同時獲得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認證,除了增加動態範圍的呈現外,還能將更深邃的黑色表現在玩家們的瞳孔裡,讓畫面的所有細節全都無所遁形,但這麼耀眼的光芒,也不用擔心會傷害眼睛,ZenBook Flip S獲得德國萊茵護眼認證,讓玩家們在長時間工作之下,也能保護視力。 假設玩家們是個創作者,因其螢幕能翻轉的特殊性,ZenBook Flip S支援可選購的ASUS Pen觸控筆,能夠在任何支援的應用程式下,在螢幕上隨意繪畫、書寫,既然都說ZenBook Flip S是北極星了,那麼與之連動的ASUS Pen便就是小熊星座。 當然也能使用Windows lnk工作區,能在擷取畫面中任意作編輯,更能讓玩家們可以在靈感來時,快速自建便箋,不遺漏任何一點創作來源。 在指南針尚未出現以前,北極星是天際導航的重要指標,常被應用在野外或航海活動上,甚至還能在緊急時刻,還能拯救迷途的好幾條性命。 既然ZenBook Flip S就猶如北極星一般,那當然也擁有指標性的規格配備,在筆電的左右心室CPU與GPU上,ZenBook Flip S都搭配了Intel所研發的產品,在還沒提效能以前,單就這兩樣同是出產自同一個廠商的條件下,強強聯手,就能預知到,ZenBook Flip S在硬體的相容性上絕不會有什麼衝突,進而導致系統緩慢。 ZenBook Flip S搭載Intel最新的第11代Core i7-1165G7處理器,4核心、12M的快取記憶體、可配置的TDP頻率在1.2-2.8 GHz之間,最大超頻還能達到4.70 GHz;在GPU上同樣也使用了Intel的Iris Xe繪圖晶片,該晶片的AI強化技術,能夠加速跑圖的速度,並且Xe還是個低功耗架構,玩遊戲方面也有自適應同步,你說用非電競筆電玩遊戲常會出現畫面撕裂?那可能是你還沒用過ZenBook Filp S。 記憶體上則是配置了16 GB的4266 MHz LPDDR4x,在儲存上也有魔術大空間,配置了一顆1TB的PCIe NVMe 3.0 x4 M.2的高速SSD固態硬碟,讀寫速度為每秒3000/1700 MB/s(官方數據),假設真的用完了需要在買外接硬碟或是SSD,那也是許久之後的事。 既然北極星是迷途的人導向正軌最重要的一顆星,於是每個晚上,它勢必都不能缺席,ZenBook Flip S也是一樣,配置了67 Wh 4芯充電式鋰聚合物電池組,並且依照正常8小時的工作時數來說,ZenBook Flip S工作時長徹底翻了兩倍以上,擁有最高達15小時的電池續航力,然而馬有失蹄,北極星也會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刻,假設ZenBook Flip S突然沒電了,也不用擔心,49分鐘就能充飽最高60%的電力,另外也支援了ASUS USB-C Easy Charge技術,在飛機上、或是用旅充、行動電源,都能以USB-C來替ZenBook Flip S充電,不僅方便,還能幾乎全天候使用。 最後,在音效硬體呈現上,這是玩家們最容易忽略的環節,因為筆電相較於一般桌電的揚聲器裝置就稍微弱勢了些,但ZenBook Flip S卻加裝了與專業音響大廠Harman Kardon攜手合作的立體聲喇叭,以最小的失真頻率來將最清晰完美的聲音傳達給玩家。 雖說ZenBook Flip S主打其螢幕畫質的高超呈現、以及能翻轉顯示器的全方位功能性,但效能也是不容小覷,小編這邊簡單的作了點測試,一探這台能是筆電也能是平板的ZenBook Flip S的深淺。 在CPU-Z上,我們能看到ZenBook Flip S的處理器為Tiger Lake-U的i7-1165G7,在效能運作上肯定如猛虎出閘般攔都攔不住,繪圖晶片也一樣是Intel Xe Graphics。 而在CINEBENCH R23的CPU壓力測試上,小編特地選用了一次測試與10分鐘測試,來試驗ZenBook Flip S的穩定度,在單次評測數據中,單核與多核的處理評測數據為1330/4356分,在瞬間的執行程序上,可說是令人十分滿意,然而於十分鐘的壓力測試中,單核與多核的測驗數據則為1327/3708分,在單核心處理程序上,即便持續使用或運作,依然能保持穩紮穩打的輸出率,不難發現Intel處理器現今果然將焦點轉移到單核心處理上,至於在多核心性能上,雖說有些掉分,但臨近4000分的數據也相當驚人,和前一代相比簡直不知道領先幾條街。 除了採用16 GB的4266 MHz LPDDR4x外,ZenBook Filp S還配備了1TB的PCIe NVMe 3.0 x4 M.2的高速SSD固態硬碟,在硬碟讀寫速度方面,還需要小編多說什麼嗎?實際以CrystalDiskMark來評測,讀寫速度竟令人驚嘆的達到3535.05/3030.18 MB/s。 在PCMARK 10測試中,ZenBook Flip S於基本必備功能評測中獲得了9228的高分,各項應用程式的評測拿到了6412分,數位媒體工作的評測則為4208分,各項都幾乎超出門檻分數甚高,平均分數也得到了4510分;而於電池續航力的部分,因為小編的平時使用習慣,因此以高效能模式下去檢驗,在PCMARK 10上得到了9小時39分的表現,以一般工作時長為8小時來說,就算不小心加班2個小時,忘記帶充電器、甚至是不充電也不要緊。 3DMARK的評測怎麼能錯過呢,Sky Diver與Time Spy評測下,分別拿到12458與1400分的好表現,Wild Life也有9466的高分,拿來玩英雄聯盟或是一些線上遊戲絕對沒問題,但要是玩3A大作的話,就可能會有些吃力了;在Night Raid測試內顯的功能上,對比10代Intel版本內顯,有幾乎翻倍的成長。 不過既然以4K OLED做為賣點,那怎麼能不來看看畫面的實際狀況呢?小編選用了最直觀,最暴力的方法。 在SDR模式之下,和他牌筆電相比,以ZenBook Flip S的100% DCI-P3廣色域來看,用肉眼就可以輕易分辨出,他牌筆電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畫面呈現不僅飽和,在視覺上也濃郁地讓人十分舒服,然而開起HDR之後,4K的畫質簡直被提升了不只一個境界,不僅在明處的處理上沒有任何逸散也沒有任何的朦朧感或破壞感,在暗部的呈現上,也是提升了不少,再也不是模糊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華碩研發了一款MyASUS應用程式,裝配在旗下的各系列筆電中,透過該程式,ZenBook Flip S的效能將能徹底發揮,無論是讓網路無縫連線成為事實的WiFi SmartConnect、黑科技ClearVoice降噪功能、遠端檔案存取、鏡像功能、螢幕延伸等等,應有盡有,將會是玩家們與ZenBook Flip S的最佳助手。 ZenBook Flip S以翻轉螢幕、筆電與平板的多模式切換作為焦點,在性能上與ZenBook系列的其他款相比,除了採用最新Intel 11代+Xe內顯之外,也算穩紮穩打的提供了玩家一定的效能表現,不過若是加上翻轉螢幕的功能,那ZenBook系列當中的其他版本恐怕無法與之相比了。 如今在家上班這種新工作型態逐漸興起,下班時間到了,隨時都能將ZenBook Flip S反轉再摺起來,變形成平板模式和情人一起追劇吃晚餐,萬一臨時有工作交辦,也能無縫接軌,瞬間翻轉螢幕,馬上交辦主管給予的任務,甚至啟動MyASUS之後,還能打電話給需要聯絡的人,幾乎集結了電腦、平板、電話3大科技產品為一身,All In One的ZenBook Flip S,處處都是讓玩家們剁手的理由。 回到開頭,為什麼小編說要當成聖誕禮物送給女朋友,因為除了上述那些一機、一體就能辦到所有事的功能之外,典雅的造型、與翻轉螢幕就能追劇的功能,不用再和我搶電腦,才是我想將Flip S當成禮物的主因啊(笑)。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5YNiDpHxBs&feature=emb_logo ▲ASUS ZenBook Flip S官方影片介紹。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傳蘋果已拿下台積電3奈米製程訂單?!iPhone、iPad、Mac系列繼續稱霸市場?!
在全球化工廠的推波助瀾下,眼下所見的所有東西都幾乎是集結了全世界的智慧與人力而產生的,像你我手上所拿的iPhone也是,但比較起來,我們台灣和iPhone的關係又更加親密了些,至少台積電一直是蘋果各種產品中的晶片供應商(一種半路認親戚的概念,哈)。 然而蘋果在A14仿生晶片上使用5奈米製程,於今年推出並大獲成功後,在光刻技術方面早已領先全球不知道幾步,更甚至推出了自研晶片M1,且明年的A15仿生晶片將繼續使用台積電的NP5製程技術,甚至,蘋果已經獲得了台積電2021年5奈米生產線中的80%訂單。 但蘋果似乎不以此為傲,據外媒報導,蘋果已和台積電達成了協議,在2020年3奈米製程開始量產之前,將成為首批使用者。(遠望Intel還在14nm跟10nm掙扎...) 不過有意思的是,假設台積電無法在短時間將產能提升的話,那現有的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產量就將幾乎完全被蘋果獨佔,加上我們都知道,蘋果現在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戶,除非有公司有辦法投注比蘋果更大的資本,否則誰也無法從蘋果手上搶走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產能計畫(瞬間小編覺得有種:只要龍五手上有槍的感覺...),這也意味著,蘋果將在接下來幾年內,於處理器晶片的性能上領先其他公司一步,至少在3奈米量產之前都會是這樣。 但前陣子三星才放話說,將跳過4奈米製程,直接進軍3奈米製程,並且力拚與台積電在2020實現3奈米量產。 相信各位都知道引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之因,是三位女神爭奪一個金蘋果所導致的,現在放回現代來看,竟如此的有既視感,回顧台積電與三星的競爭,從2011年開始的28奈米製程量產,一直逐步演變成20奈米製程時,一直都是台積電一支獨秀,三星為了搶回鋒頭,跳過20奈米、直衝14奈米,來迎戰台積電所研發的16奈米製程。 只是蘋果還是蘋果,老奸巨……我是說老謀深算,用雙供應鏈策略來應對,只是卻傳出三星晶片不如台積電的消息,最後還是在A9晶片上,輸給了台積電, 自此之後,台積電在蘋果產品中的供應地位已然無法動搖。如今三星又來放話,究竟只是暴虎馮河還是真的胸有成竹呢? 那麼在明年之後,到底會是蘋果獨佔3奈米製程而稱霸全球呢?還是三星急起直追,超了台積電的車,進而暴增3奈米全球產能,導致蘋果獨霸地位不保呢?今年就快要過去了,我們就接著期待這場「21世紀的希臘神話金蘋果爭奪戰」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HyperX QuadCast S多功能電容式USB麥克風實測開箱,實況直播、遊戲溝通、自彈自唱樣樣通!
數位時代的崛起,各類影音平台百花齊放,也造就各式各樣以影音為主軸的創作者,無論是遊戲實況直播、樂器彈唱創作、各類型Vlog、現在又多了類電台型的談話數位媒體Podcast,以上這些創作者們的共同點就是「聲音」。 而傑出的作品不外乎立基在品質之上,影像的品質有各類型攝影器材來輔助,那聲音上的製作呢?當然也需要一支優質的麥克風,但不僅僅是在創作者需求而已,在電競領域上,假設玩家們所使用的不是裝有麥克風的耳機,那在遊戲中與隊友的溝通,沒有麥克風的話,還是等著輸吧。(笑) 小編這次入手了HyperX QuadCast S多功能電容式USB麥克風,但說到HyperX,玩家們可能心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高效能的記憶體模組或電競耳機等等,但大家肯定都沒想到,HyperX也特地針對實況主與遊戲玩家開發了麥克風SoloCast系列與QuadCast系列,那小編這次入手的HyperX QuadCast S的性能與實用性到底能不能達到標準呢?就讓小編替各位玩家們開「聲」體驗吧! 在說聲音的輸出品質之前,先來提提HyperX QuadCast S,到底裝置哪些部件來防禦一些使用者不需要的聲音。 比方說那猶如幽浮樣貌的專屬避震架,採彈性繩懸吊方式,阻絕麥克風與周邊物件的摩擦,並能降低一些因為震動所產生的細微聲響,而且還不用特地去購置防噴罩,因為在HyperX QuadCast S中,就早已幫玩家們內建了,不僅防噴麥,還省一趟路程省一筆錢;更甚的是,在麥克風的頂端有一個靜音圖示,在連結電腦之後,便會以LED指示燈來輔助玩家辨識麥克風狀態。 但小編想說的是,HyperX QuadCast S只要輕點那個圖示,就能瞬間切換靜音狀態,如果玩家們正在直播、或是激烈與隊友溝通的時候,霎時來個媽媽或女友的囉唆嘮叨聲,哇,輕輕一按,誰都不會聽到你正在被碎念。 先別急,介紹完了抑制雜音的裝置後,HyperX QuadCast S在聲音的輸出功能上也有許多設定與裝置。 在麥克風背面有一個小凹槽,凹槽中提供了1組3.5mm的耳機插孔,阻抗為32 Omega,頻率響應也在標準的20Hz-20kHz之間,玩家們不僅可以隨時監聽自己的錄音狀態,還能確保真實接收的音訊品質,凹槽中的另外一埠則為USB Type-C,用以搭配內附的USB-C轉USB-A連接線,加上已通過Discord 和 TeamSpeak的認證,確保聲音輸出的絕對純淨,並且適用於所有作業系統,包含PC、Mac、甚至是PS4,而支援的影音平台也相當多,如Streamlabs OBS、OBS Studio 和 XSplit。 除此之外,在小凹槽的上方,有一顆四指向型旋鈕,能夠在立體聲、全向性、心型、雙指向模式之間做切換,方便玩家們應對各種包含人聲樂器、Podcast錄製、面對面採訪等等的錄音情境,而在麥克風本體的底部,還有一顆增益控制轉盤,能夠快速調整HyperX QuadCast S的輸入GAIN值,由此可知,HyperX在聲音輸出上,將便利性與輸出品質達到絕佳平衡。 既然HyperX QuadCast S是針對直播主與遊戲玩家所設計的,那電競必備的RGB燈效也絕對不可少,在連接電腦之後,HyperX QuadCast S會自動啟動RGB的絢爛燈效,還能透過下載HyperX NGENUITY軟體,來自定義16,777,216 色RGB的燈效閃爍效果,讓玩家能夠搭配HyperX其餘也能啟動RGB的產品,來打造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使用環境。 在規格上,HyperX QuadCast S為3個14mm電容式振膜艙的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頻率響應也在標準的20Hz–20kHz之間,收音靈敏度為-36dB,以FLAC的44.1kHz取樣率當作標準,HyperX QuadCast S的取樣率為48kHz,位元深度在16位元,這意味著,玩家們以HyperX QuadCast S所呈現出來、所錄製的音質將會非常純淨、沒有雜質。 小編說個題外話,HyperX QuadCast S在外觀上,說實在的,扣除支架與避震架,在麥克風本體與RGB絢爛燈彩的配合之下,在視覺上簡直就像是一根能量棒,難不成這是在暗指,使用HyperX QuadCast S的玩家將會獲得E罐的洛克人一樣嗎?(笑) 但這些紙上談兵還是顯得太籠統,感官上的知覺還是比較準確,在官方提供的四指向性模式下,所建議的使用情境分別為,立體聲模式適合於人聲與樂器、全向性模式適合於多人Podcast、電話會議、心型模式適合Podcast、旁白、實況、樂器、雙指向模式則適合面對面採訪,而在小編於各模式之下,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做收音測試,在立體聲模式方面,從左方以HyperX QuadCast S收音時,出來的聲音便會從左聲道出來,右方的話則從右聲道傳出。 但全向性模式之下,便沒有這種功能,四個方位所收到的音量與頻率是相同的;而在心型模式中,收音方式只針對前端,因此玩家若朝著麥克風後端發聲,會發現聲音像來自遠處一樣;而雙指向模式之下,強化了前後兩端的收音,但小編發現,在後端收音的情況仍然像有人從遠處對自己講話的感覺。 小編特地拿了把吉他來自彈自唱,測試立體聲模式之下人聲與樂器的收音效果,不過小編沒有直播與錄製Podcast的習慣,想知道效果的玩家,可以自己入手玩玩看。 ▶四指向型-立體聲模式測試(收音方向分別為前、右、左、後) SadDante · 四指向型-立體聲測試 ▶四指向型-立體聲自彈自唱錄製測試-萬能青年旅店-秦皇島(cover) SadDante · 立體聲錄製翻唱-萬能青年旅店-秦皇島(cover) ▶四指向型-全向性模式測試(收音方向分別為後、右、左、前) SadDante · 四指向型-全向性測試 ▶四指向型-心型模式測試(收音方向分別為前、右、左、後) SadDante · 四指向型-心型 ▶四指向型-雙指向模式測試(收音方向分別為前、後) SadDante · 四指向型-雙指向模式 HyperX QuadCast S多功能電容式USB麥克風,在四指向性模式之下,讓玩家無論是實況直播、或是時下當紅的Podcast錄製、甚至是自彈自唱上傳到Youtube等等錄音環境之中,可以針對使用情境來找到最合適的模式,不僅能夠保持聲音品質的純淨,還能準確傳達聲音的細節,避震架與內建的防噴罩,還能避免一些意外撞擊或滑落時所產生的聲響,更重要是一按即Mute的靜音鈕,可避免一些尷尬的直播意外。 既然是多功能麥克風,當然電競玩家也可以使用,無論是隊友的戰術溝通、或者是平時公會頻道上的語音聊天,都能讓自己的聲音乾淨地傳輸到電腦的另外一端,讓隊友們不會再讓爆裂式的麥克風傳輸音質所擾,喜歡樂器表演、自彈自唱的玩家們也不要錯過這款,無論是鏗鏘地刷弦聲、或是溫柔的指彈音,HyperX QuadCast S都能絕對純淨地收錄你的聲音。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S5GOy4D5o ▲官方HyperX QuadCast S使用影片。 廠商名稱:HyperX 廠商官網: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約會前必用的常勝單品,realme M1聲波電動牙刷入手體驗
眼睛是靈魂之窗,鼻子是我們賴以維生的器官,而牙齒就是我們的門面,無論是微笑或是開口說話,甚至是更親密的接吻,在人與人交際的時候,都勢必少不了一些互動,但如果是一個長得乾乾淨淨的帥哥或是正妹,但他卻有滿是污漬的一口黃牙,印象不就大打折扣了嗎?更何況現在是個數位時代,交友APP比比皆是,假設今天看到一個網友微笑的照片,打中了你的心,但出來約會時卻發現他的牙齒好髒,那不僅浪費了時間,還破壞了當天的心情。 但玩家們莫急莫荒莫害怕,智慧手機廠商realme以自身人性化與智慧裝置的經驗,為各位玩家們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打造了一支M1聲波電動牙刷,就讓小編的親身體驗,來為各位玩家揭開這支M1聲波電動牙刷的魅力吧! 只能說果然是realme的系列產品,黃色代表色調的外盒也相當搶眼,基本上這款M1聲波電動牙刷有白、藍雙色可選,小編這次入手的是科技感與典雅風範交融的藍色款式。 接著打開溫暖橘黃色的包裝盒後,只見M1聲波電動牙刷靜靜地躺在一塊乾淨簡約的紙盒上,尚未裝上刷頭的機身,重量約101.67g,曲線設計上不僅貼合手掌,並且還有磨砂塗層能夠防止手持時滑落,在握池上相當舒適,毫無異物感。 在包裝裡,還附加了標準型、敏感型2種刷頭,裝上刷頭後只增加不到4g的重量,以小編一個成年男子的力氣來說,在握持起來與使用上,沒有太多手腕上的負擔。 而藏在M1聲波電動牙刷金屬的質感外觀裡的,是一顆每分鐘震動次數高達34,000次的聲波馬達,塗上牙膏之後能在牙齒表面快速生成泡沫,並且這顆聲波馬達使用壽命超過300小時,以每天使用2次、每次2分鐘來計算,足足可以使用12年的時間,但要注意的是,電源要塗上牙膏放進嘴巴後再啟動啊,不然牙膏會飛得到處都是! 然而,即使馬達擁有超高轉速,但在噪音上卻低於60分貝,在一早醒來萬籟俱寂的時候,甚至有起床氣的玩家們,對M1的低噪音設計,根本是美上加美。 不過即使結合了金屬外觀以及精密高轉速馬達,玩家們也不用擔心進水問題,M1聲波電動牙刷的防水等級高達IPX7,這個等級是指說,把M1聲波電動牙刷丟進1公尺深的水中達30分鐘,沒有使用防滲漏器也不會故障,所以玩家們可以放心的清洗殘留在機身上的泡沫。 如果沒有好的刷頭與刷毛,聲波馬達就只是聲波馬達,英雄會毫無用武之力,只是realme怎麼可能這麼粗心,2個所附加給玩家們的標準型與敏感型刷頭,超薄一體式的設計,不僅減少口腔異物感,兩者也都是3.5mm的無金屬刷頭,在,刷牙更安全且能避免口腔問題。 刷頭上的刷毛也是非常的有來頭,採用杜邦99.99%抗菌性的杜邦刷毛,並且有98%的刷毛經過磨圓處理,使得刷毛尖端更圓滑,在刷牙同時也能減輕對牙齦的傷害,更能減低牙齦出血的機率。 此外,在標準型刷頭上的藍色刷毛,則是realme的小巧思,當藍色刷毛褪色至根部時,就是提醒玩家們是時候該換刷頭了。 而支撐整個M1聲波電動牙刷運作的,除了馬達之外,就是它內建的那顆800 mAh電池,4.5個小時就能充飽整顆電池,並且續航力高達90天,1年只需要充電4次,如果玩家們剛入手就想馬上使用也不用擔心,充電5分鐘就能使用2天,如果充飽電之後,一直沒有使用而處於待機狀態的話,理論上也能維持38個月的電力。 (意思就是,充飽電放著可以達2年半都不用擔心沒電) 充飽了電,輕點機身上的圓形按鈕,啟動M1聲波電動牙刷,玩家們可從4種模式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清潔力道,並且在每1種模式下,刷頭將以10度的穩定擺幅,給予牙齒全方面的清潔。 而4種模式分別為: ◇Soft輕柔模式-顧名思義,力道較為輕柔,並且能減輕對牙齦的傷害 ◇Clean清潔模式-力度適中,適用於一般使用者的日常生活 ◇White美白模式-能夠深層清潔到一般牙刷不易到達的牙齒細節 ◇Polish拋光模式-強力去漬,加強牙齒護理。 但光說不練假把戲,小編特地去超商買了支玉米來測試M1聲波電動牙刷,以玉米如牙齒般的塊狀排列,來模擬刷牙時的情境,看看刷毛是否能夠幾近貼合牙齒與牙縫之間的排列,以及最適合一般使用者的Clean清潔模式下,是否真有那個能耐!(PS.小編絕對沒有玩食物,測驗完之後,已將玉米完食) 小編擠了一點洗手乳在玉米上,用以模擬可能會卡在牙齒與牙縫的一些汙垢,而實際測驗結果發現,洗手乳在Clean清潔模式下,快速地約莫5秒鐘的時間,就被M1聲波電動牙刷給清潔乾淨,沖完水之後就幾乎不可見了。 接著沾了一點汙垢在玉米表面上,一樣也以Clean清潔模式做實驗,結果也令人驚訝,M1聲波電動牙刷的刷除時間簡直快到不可思議。 小編使用了M1聲波電動牙刷,這算是小編第一次使用電動牙刷,34,000次的聲波震動在口腔中震動,剛開始挺令人彆扭的。不過在習慣之後,小編的懶人個性又發作了,只要輕輕緩緩地前後移動M1聲波電動牙刷,就能快速清潔牙齒,雖然在引擎上低於60分貝的噪音,還是聽得見,但在浴室中卻成了刷牙時百無聊賴的一種白噪音印襯。 目前realme在三創生活園區2樓設有一個專櫃,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前往參觀選購喔! 廠商名稱:realme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以現狀自滿、不只強還要更強,傳蘋果正準備下一代新M1晶片,將用在高階系列的MBP與iMac
蘋果上個月才推出了以ARM為架構的M1晶片,並搭載在MacBook系列上,而現在又有消息流出;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計畫在2021年初推出一系列新的Mac M1處理器晶片,將彌補這一代M1對x86架構的不足,並用在2021年上市的升級版 MacBook Pro、iMac,以及2022年登場的下一代工作站級的Mac Pro。 目前的ARM架構M1晶片,在低功耗上的運行處理表現十足亮眼,而以彭博社報導的內容來看,蘋果下一代的M1晶片將在效能上火力全開,以應對專業工作者的高效能需求,並有意圖超越Intel、成為最快的處理器。(哭啊!那剛買這一代M1的不就3個月就成了舊款XD) 即將到各位手中那5奈米製程、4個效能核心與4個節能核心、15w功耗的M1晶片,雖然在與Intel及AMD的x86高階處理架構相比,有些弱勢,但根據彭博社指出,蘋果正在開發的下一代M1晶片為20核心CPU,分別為16個效能核心與4個節能核心,但可能會先發布具有8核與12核的M1晶片,而針對高階系列的iMac,也正在開發32核心的M1晶片。 在GPU方面,目前的M1晶片為最高8核心GPU,下一代的M1晶片搭載於蘋果的MacBook筆電系列將採用16核心GPU,高階桌機iMac系列則配載32核心的GPU,更有意思的是,甚至最慢將於2022年上市的工作站級別Mac Pro,也將具有64個或128個GPU核心,取代目前使用的AMD Radeon架構。 蘋果在此之前就已先預告,將在2022年前把Mac全系列產品全面更新為M1晶片,而彭博社報導也指出,以上所提及的蘋果ARM架構晶片與系列產品的發布時間,都會將在2021年至2022年之間,所以等同於這兩個事件節點恰巧不謀而合。 一直以來,蘋果無論是在數位多媒體播放器、智慧型移動或穿戴裝置、以及電腦與作業系統上,都喜歡用自家的東西並且自行開發,且在規格與配置上也特立獨行,在配件上也幾乎不能通用,蘋果系列產品儼然獨立成一套使用模式。也因此,在手機群雄割據下,也形成三星、Goolge Pixel等Android陣營與蘋果iOS對壘,在電腦配備的市場版圖之中,也漸漸分成Intel、AMD、NVIDIA等組成的PC陣營對抗一個蘋果,甚至在M1晶片推出之後,更加深了這奇特的現象,雖然蘋果是如此「獨裁」,但這不也是造就它如今地位以及市值的原因嗎? 過往以ARM架構起手的競爭對手,在Intel領先節點優勢下紛紛倒地,而如今在晶圓製程上已經輸給了台積電,喪失了領導地位,加上AMD的重振旗鼓,這段期間算是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雖然在Cinebench中,10奈米的Tiger Lake在單線程的評測數據上勝過了蘋果M1晶片,但M1晶片的處理運作還是立基於主打低功耗上,假設在改良後、更新的這塊新M1晶片出爐,預期在效能火力全開之下,Intel即便不吃果粉這塊市場,但其地位還是將會在市場上受到蠻大的動搖。 假設Intel不再繼續擠牙膏,蘋果下一代的M1晶片也如期出爐,在2022年到來的這段期間,或許玩家們可以盼到一個奇蹟、盼到一個Intel導入EUV技術並且在7奈米上能夠展現良好表現的奇蹟。 雖然平時PC玩家中的Intel愛好者總會對Intel冷嘲熱諷,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的言語表現呢?PC和Mac使用者之間始終壁壘分明,假設Intel在M1晶片下委靡不振,即使不吃果粉市場,Intel在PC玩家眼中將會再一次大失所望,希望這樣的情況不會成真,畢竟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受益的還是使用者大家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潔淨空氣的家中石敢當,Blueair空氣清淨機「HealthProtect 7770i」開箱實測!
室外空汙問題日益嚴重,早已是全世界都該面臨的問題,但即使待在室內就能倖免於空汙的侵擾嗎?一天之中,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室內,而且室內空汙的來源及成分相較室外,也更多、更複雜,再加上冬天就快要來臨了,感冒所導致的病毒也將四處飛竄。不過大幸的是,現代人對於空氣品質與健康的關係越來越注重,空氣清淨機也就成了時下最熱門的家電產品之一。 來自瑞典的空氣清淨機大神「Blueair」,一向致力於空氣清淨機的研發,HealthProtect 7系列更是被稱作空氣清淨機中的黑科技,現在推出了更高階的HealthProtect 7770i,以領先時代的先進技術,將純淨無污染的空氣還給我們。 有別於Blueair家族中其他型號的空氣清淨機,在外型上,HealthProtect 7770i修正了Classic的方正尖銳感,並汲取Blue Pure圓潤流線的時尚外型,加上不易留下指紋的純白機身、與出風口的黑色螺旋流線設計,讓身為Blueair家族中體型最龐大的HealthProtect 7770i,不僅不會破壞家中擺設,甚至還有加分的效果。 但由於HealthProtect 7770i上至機身、下至每個零件都是以環保鍍鋅鋼材質所製,在重量上頗有存在感,高達19.2公斤,不過卻意外地讓人有種穩重安心的感覺,就好像在路口鎮煞的石敢當一樣,但事實上,HealthProtect 7770i的真實性能表現、簡直就是空氣清淨機裡的石敢當。 不過路口的石敢當是不能移動的,但HealthProtect 7770i卻在底部安裝了2顆隱藏式底輪,讓使用者們可以絲毫不費力地,以推移的方式來移動重達19.2公斤HealthProtect 7770i,並且在底輪的另一端裝有止滑墊,能穩固地裝置在使用者們所擺設的地點。 HealthProtect 7770i在外觀設計上,可說是不浪費任何一個空間,底部除了2顆隱藏式底輪和2塊防滑墊之外,還沿著電源孔設計了一道矩形凹槽,在整線部分也做得絲絲入扣,完美解決使用者對於線材不能亂擺的強迫症困擾(誤)。 不同以往,這次HealthProtect 7770i跟其他HealthProtect 7系列成員都不一樣,在頂部的控制顯示器,改以LCD方式呈現,在簡約與時尚之中瀰漫著一股科技感,使得被稱為Blueair黑科技的HealthProtect 7770i,更增添了一股神秘的魅力。 一般認為,石敢當具有鎮煞辟邪的功能,而如同石敢當般的HealthProtect 7770i,其鎮煞辟邪的,喔不,小編是指,過濾空氣並且抗菌的功能也是不容小覷。 傳統的空氣清淨機只會將髒空氣推出濾網,而HealthProtect 7770i所具備的HEPASilent Ultra升級淨澈過濾技術,巧妙地結合了靜電電荷與機械過濾技術這2種過濾技術,可過濾達99%的細菌,甚至每12分鐘就能徹底過濾1間62平方公尺房間中的空氣,並且還能多提供50%的潔淨空氣,更甚的是,HealthProtect 7770i在環保議題上也不餘遺力,耗能較以往型號降低了55%,甚至只要一顆燈泡的耗能啟動,噪音也較傳統的True HEPA技術低10%。 但並不是只要動動手指、按下按鈕後、啟動7770i的HEPASilent Ultra黑科技,就能達到潔淨空氣的效果,這中間,勢必少不了濾網的配合。 HealthProtect 7770i所搭載的SmartFilter濾網,在設計上也挺有意思,書本式的外框,因此,在拆濾網時,只要像把書蓋起來那樣,就可以防止粉塵還有汙染物外漏。 而在功能上,每1片SmartFilter濾網都以1層微粒濾網和1層活性碳濾網組合而成,然後再搭配HEPASilent Ultra技術,可去除粉塵、皮屑、黴菌、VOC(揮發性有機物)和異味,甚至是小至0.1微米的空氣微粒,而且每片濾網都安裝了RFID晶片,可以以手機APP來追蹤使用狀況,壽命剩多長、一目便了然。 而除了這片如書本式的SmartFilter濾網,HealthProtect 7770i下方還有兩片可拆式的水洗式前置濾網,在大型微粒進入前就率先攔截,進而延長SmartFilter濾網的使用壽命。 而在經過了重重關卡後,HealthProtect 7770i會將已過濾完的潔淨空氣,運用SpiralAir技術的360度送風方式,從那精美的黑色螺旋氣流狀設計的出風口,並以每小時735 m³ (435 cfm)的CADR值(煙霧)來向房間裡的每個角落輸送。 但HealthProtect 7770i並不是只是一昧被動的接受髒空氣,然後再過濾排出而已,Blueair還替HealthProtect 7770i安裝了一項GermShield技術,使其能夠主動監測房間的空氣狀態,而當偵測到環境易孳生細菌與病毒時,透過低速氣流和等離子來殺死濾網上的病毒與細菌,而這一項不可思議的GermShield技術,只要一根手指,在頂上那塊LCD顯示器上按一按,就能啟動。 某方面來說,營造細菌、病毒零孳生的健康環境,有了HealthProtect 7770i,真的就只需要一根手指而已。 雖然Blueair已經在HealthProtect 7770i的LCD面板上,將室內的所有空氣資訊都呈現了,但假設玩家們像小編一樣,是個能躺就不要坐著的懶人,下載Blueair App來和HealthProtect 7770i配對,這樣就不用走動,躺在沙發上也能直接監看室內空氣的所有資訊了。 而Blueair與HealthProtect 7770i的配對方式也極度簡單,比玩Tinder的交友配對還要簡單(哈),只要下載完App後,打開藍牙選好型號,藍牙就會自動將玩家們的手機與HealthProtect 7770i配對,接著透過家中的Wi-Fi來與其連結,之後靜等幾十秒,手機就會成功和HealthProtect 7770i連結完成,玩家們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將眼前的HealthProtect 7770i取個自己喜歡的名字而已。 而除了以智慧型手機與平板來遠端調整之外,還能透過Alexa和Google Home啟用語音功能的操作。 每款新iPhone上市時,都會有玩家進行從高樓摔手機下來的極端測試,小編這次也為了體驗HealthProtect 7770i的黑科技到底有多神祕莫測,進行了一項極端測試。 相信玩家們都有會抽菸的長輩,但又不好意思責怪長輩,只好隱忍抽著二手菸,不過,有了一台HealthProtect 7770i,或許就能解決玩家們的困境。 為了實測到底清除菸味的效果有多強,只好來個二手菸體驗XD(公司同事們相當擔心菸味去不掉),小編對著辦公室裡的HealthProtect 7770i進風口吐了幾口菸,只見HealthProtect 7770i的空氣品質LCD偵測燈,不到一秒就馬上亮了紅燈,PM2.5值顯示175的嚴重污染,辦公室的同事們也紛紛聞到菸味,但HealthProtect 7770i的淨化程度實在太快,小編來不及記錄,只能約略用App上的空氣品質曲線圖來觀察,不到1分鐘,HealthProtect 7770i已經從嚴重汙染的紅燈轉為綠燈了,而在3分鐘後,經由同事們的實際感受反饋得知,菸味已經散掉了。(真厲害、鼓掌) 然而,只要家裡有人抽菸,除了二手菸的健康危害,連某部分家具都會有卡菸味的困擾,甚至洗也洗不掉。而在小編測試之後,玩家們要是不好責備在家中抽菸的長輩也不要緊,HealthProtect 7770i能夠改善二手菸的難聞氣味,而且再也不必害怕家具或衣服卡菸味,甚至依據Germshield技術所展示的,或許還能將菸裡所排放的VOC給消除,還給家人一個乾淨空間。 不過,小編有個溫馨提醒,就算有了空氣清淨機,也不能在3人以上工作場所抽菸喔! HealthProtect 7770i的多項申請中專利,以黑科技技術將空氣清淨機帶往另外一個高度,不僅可過濾達99%的細菌,還能多提供50%的潔淨空氣,甚至環保也是空氣議題裡的其中一環,HealthProtect 7770i外殼以環保鍍鋅鋼所製,且在只需要花費一顆燈泡的耗能,就能使用,HealthProtect 7770i對於空氣與環保的戮力研發,不禁令人讚賞。 而迫於地理位置與地形限制,台灣的空氣品質算不上太好,亞熱帶氣候也使得濕氣極高,但HealthProtect 7770i的360度潔淨空氣無死角輸送,對家裡的小孩、長輩、有支氣管疾病的家人都能保護,而且經過小編的實驗,也能淨化二手菸所帶來的惡臭,有HealthProtect 7770i的家中,簡直就是一塊淨土。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fkTG4ueTs ▲Blueair HealthProtect 7770i官方影片。 廠商名稱:Blueair 廠商網址:www.blueair.com/tw 代理商名稱:來思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總代理) 代理商電話:0800-000-048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KLEVV CRAS 512GB A2 microSD記憶卡入手開箱,專為行動裝置而生、4K錄影流暢對應!
近年來數位產品可以說不僅人手一機以上,對視覺品質的要求也快速提升,單純只是千萬像素的照片或Full HD影片等級恐怕已不能滿足許多玩家的需求,但更高品質的高解析照片或2K/4K錄影動輒數十MB、數GB以上的照片影片容量,沒有入手一張大容量的記憶卡恐怕無法因應,再者,面對這樣高品質需求下的讀寫速度是否可以達標或不延遲,也考驗記憶卡的規格等級,想要完美符合各項使用需求,那肯定要好好地挑選一下才行! KLEVV的產品線可不只有大家熟知的記憶體而已,包括SSD、隨身碟、記憶卡...等等與儲存相關產品都是KLEVV的強項,而接著小編要介紹的CRAS A2 microSD記憶卡,是KLEVV的高規格系列產品。透過官方在品質與效能上的雙重堅持下,提供玩家可以體驗更棒的行動裝置魅力,不僅增強了玩家使用上的便利性、也讓資料傳輸能力與高容量儲存空間成為一大重要的助力。 這次小編入手的是CRAS microSD Card當中最大容量的512GB,外包裝設計上採用乾淨、亮眼的米白/藏青配色,但吸睛的是其中KLEVV Logo、CRAS與容量標示都採用了金色的燙金印刷,想不注意到關鍵字都難啊!(笑) 除了方便展示的吊牌式包裝設計及記憶卡本體外、也附上了SD轉接卡,方便玩家在其他裝置或讀取設備上使用,另外,在包裝一角或記憶卡上的標示都能看見這款版本的幾項特色,包括microSDXC、UHS-I U3、Class 10、V30、A2等,已達到UHS-I U3的最高上限、也保證影片錄製有達到每秒30MB的速度(V30),對應4K影片錄製是沒有問題的。 以目前各項行動裝置或是隨身攝影裝備來說,其實使用microSD規格已經是相當普遍了,一般消費者人手一台的手機、或是掌上遊樂器如SWITCH、甚至GoPro之類的隨身產品,都需要一張(或更多張)的高階記憶卡來對應,而且目前連許多微單相機也大多採用microSD規格,想要到處拍、到處錄影、甚至錄4K高清影片,這方面可不能馬虎,不然到時候珍貴檔案不見了、那就糗大了! 除了規格方面這款CRAS microSD Card 512GB可以完全對應玩家在4K錄影上的需求,從官方的標示上也打上了最高100MB/s的讀取速度,既然入手玩了,怎麼可以錯過實測呢? 小編這裡也透過實際上機測試一下讀寫速度,另外,既然是針對行動裝置,那就實裝看看在手機以及GoPro上面的實測與實用效果囉! 測試平台列表: ◇PC平台— CPU:Intel Core i9 9900K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FORMULA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60創始版 SSD:ADATA SX6000 1TB SSD 讀卡機:Kingston MobileLite Plus SD(使用內附轉接卡) ◇手機平台— Model:Asus Zenfone Max Pro(M2) CPU:Qualcomm Snapdragon 660 GPU: Adreno 512 解析度:1080 x 2280 pixels OS:Android 9 在PC平台的測試,透過CrystalDiskMark與ATTO Disk Benchmark這兩款測試軟體來做驗證;在CrystalDiskMark測得的數據為讀寫98.58/84.94 MB/s,基本上與官方標示的100/90 MB/s相當接近,另外在ATTO Disk Benchmark最高讀寫則是達到94.46/81.66 MB/s,也十分靠近官方數據了,細項部份可以參考下方的截圖。 至於手機平台的實測跑分上,透過3款不同的APP來做檢視,包括了A1 SD Bench、SD Card Test、Cross Platform Disk Test,基本上在實測數據上也都有80/60 MB/s以上或左右的表現,這部分的成績倒是比較偏向實際面,對玩家來說應該也是很OK才對,畢竟這樣的速度已經算相當快了!(基本上都有符合C10、U3、V30等標準) 比較可惜的是,這些測試軟體與小編的設備並無支援到A2的規格,所以測不出A2的真實性能,讀者手邊的設備如果有支援的話,買回家就能享受A2的高IOPS帶來的高速傳輸囉。 另外,小編也透過手邊的GoPro 6來試用一下拍攝的效果,在滿電狀態下直接拍攝4K@30影片直到耗盡電力為止,也沒有出現因寫入速度不足導致畫面破碎或影格丟失/延遲的情況,以GoPro 6的規格在7分鐘的片段,容量約為3.25GB,光是這張512GB的儲存容量,簡單換算下來可以拍攝約1100分鐘、也就是將近1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光是在容量裝滿之前電池都先沒電了XD! 看來這張CRAS microSD Card 512GB的確相當經得起考驗,4K模式下錄影完全沒問題,畢竟穩定快速讀寫加上512GB的超大容量,相信會是使用者的一大利器。 雖然此次的測試軟體與設備沒有支援A2規格,還是可以來介紹一下。A2規格的隨機讀寫最低速度分別為4000/2000 IOPS(每秒存取次數),連續平穩寫入最低速度為10MB/s。對於Android裝置而言,選擇A2記憶卡可以增加系統的效能表現。 這次入手的CRAS microSD記憶卡雖然是系列當中的最大容量512GB版本,但實際上玩家如果在挑選時可以就合適的容量版本來對應,小則32GB、往上還有64GB、128GB以及256GB等容量可以入手,小編的購買建議是,大容量好處很明顯,畢竟做為4K錄影使用的話,容量佔據就會變得很大,假使是在專業設備上使用,恐怕RAW檔會再占用更多空間,這時候高容量版本優勢就很容易體驗出來。 如果是遊戲玩家使用的話,以SWITCH為例,在任天堂官網上的代表性作品中,容量總結後大概是71GB左右,加上考慮到這些代表作後續的更新以及DLC,那恐怕會比較建議至少128GB以上是較妥善的選擇,當然也可以直接衝上512GB。對於高階玩家來說可能需要更多容量(裝更多遊戲),隨身準備個幾片KLEVV CRAS microSD記憶卡就更萬無一失了。 若是一般消費型手機或行動設備使用,那少則128GB起跳會是比較合適入手的一款,畢竟隨手錄製如果沒有立刻導出的話,也方便可以稍作儲存(哈),另外,有備無患的觀念總是要建立,就像小編常使用GoPro錄影,大多是容量尚未用完就已經沒電了,透過多卡模式來對應也免得萬一出現意外時檔案全掛點來的好(GoPro當機搞掛整張記憶卡也是頗常見),可以抓一下電量狀態來準備記憶卡是個保險的方式。 無論如何,以KLEVV這次推出的CRAS microSD Card系列來說,對應玩家需求是完全OK的,除了有通過原廠ESSENCORE的各項嚴格測試來做把關外,面對各種極端環境也能保持堅固耐用的特性,不只具備高速傳輸的效能表現,珍貴回憶的保存就由KLEVV為您守護。 品牌名稱:KLEVV - 科賦 廠商名稱:艾思科有限公司 - ESSENCORE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富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AFASTOR 代理商電話:02-8978-6066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最多人點閱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小米空氣淨化器2實測開箱,智慧家電中物超所值的空氣清淨機精品!
- 充電效率高1個抵5個,Kamera 5 Port USB充電器SP-5U開箱試用
- 快速充電!一次為4支手機提供滿滿能量,BUFFALO 4A大電流USB充電座開箱實測 →iBUFFALO BSMPA09
- VESA協會推出HDR開放標準,制定3款DisplayHDR認證等級400、600、1000,搭配自我測試工具,推動產業進入下世代HDR新境界,現場直擊快報
- 羅技Logitech UE MEGABOOM速寫開箱,圓柱造型藍牙喇叭!
- iBUFFALO BSMPA09大電流USB充電座實測開箱,4A出力充電器中的優質精品!
- 老舊GPS裝置將可能於今年4月6日失效? 趕快更新韌體或換新!
- 疫情出不去、在家組機趣 (下):DIY電腦BIOS輕鬆設定與Windows安裝
- 圓剛AVerMedia EzRecorder ER310超級錄影王實測開箱,數位第四台預約錄影的好幫手
- Nikon D7200數位單眼相機實測開箱,旗艦榮光再現!
- AKG親手調教的絕妙音質,在時尚與科技間遊走的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Samsung Galaxy Buds Pro開箱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