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
重量僅966g!Lenovo推出首款「羽量級」新月白碳纖維軍規13吋筆電Yoga Slim 7i Carbon,超乎想像的輕巧可靠,超輕薄、高達15小時續航力、QHD 螢幕覆蓋100% sRGB色域,享受無負擔輕時尚智慧生活
全球電腦領導品牌Lenovo今日宣布全新Yoga Slim 7i Carbon即日起在台上市。新產品專為有行動工作需求的使用者所設計,兼具行動力、生產力、續航力,Lenovo Yoga Slim 7i Carbon重量僅966克,還通過軍規防摔測試,且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Core i7處理器及Iris Xe顯示晶片,並通過Intel EVO平台認證,提供快速的反應和極佳的繪圖能力,為都會時尚行動工作者或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行動體驗。 影片將於今天下午4點於Lenovo Taiwan官方粉絲頁上線,並邀請粉絲一起進行「時尚輕生活大挑戰」,凡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免費抽中最大獎Yoga Slim 7i Carbon!除了Yoga Slim 7i Carbon,Lenovo同步推出Yoga 全系列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處理器的輕奢機種,為消費者提供不同輕巧高效選擇。 Lenovo以客戶需求為設計核心,從客戶角度出發持續創新產品新功能。Yoga系列兼顧極致工藝設計與持久耐用訴求,讓筆電不只具備設計感更擁有超高行動力。全新Yoga Slim 7i Carbon 為重量僅966克的13.3吋超輕薄筆電,吸睛的新月白色給予使用者乾淨、輕巧、時尚的印象。然而輕巧時尚並不會影響其表現效能,搭載Intel 第11代Intel Core處理器,與Evo平台可確保筆電保有出色的反饋,Intel Iris Xe顯示晶片則讓使用者能夠順暢的使用繪圖軟體創作。超長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高達15小時,足夠消費者在外奔波一天使用,且快充功能只要15分鐘就可以充滿2小時所需電力! 此外,高達91%的螢幕占比與16:10 QHD 螢幕涵蓋100% sRGB色域與支援Dolby Vision影像,讓觀看筆電的過程變得更享受!碳纖維上蓋經過內部可靠性測試和9項軍用級耐久性測試(符合MIL-STD-810G標準),具備防塵、耐高溫、可接受撞擊與日常磨損的考驗。 隨著Yoga Slim 7i Carbon上市,Lenovo邀請輕時尚女神大元拍攝宣傳影片。影片中大元擔任輕生活領航員,演繹都會女性在生活中無論休閒、運動、外出行動辦公或外出奔走整天,都可以與輕薄美的Yoga Slim 7i Carbon一起輕鬆高效完成各項需求,卻又不會為隨身行動多加負擔。 Yoga Slim 7i Carbon時尚輕生活影片將於12/10下午4點於Lenovo Taiwan 官方粉絲頁、YouTube頻道同步上線,同時宣布2020/12/10~2021/1/11 期間,只要觀看完Yoga Slim 7i Carbon形象影片後,於官方粉絲頁影片下方留言處留下Yoga Slim 7i Carbon最吸引你的特色,同時tag兩位好友,就有機會抽中輕生活時尚女神大元最新攝影書「數到3之後」親筆簽名版;當留言超過966筆,解鎖加碼抽Yoga Slim 7i Carbon一台! 除了Yoga Slim 7i Carbon,Lenovo 同步推出搭載最新Intel第11代Core i7處理器及EVO平台的Yoga系列商品,包括Yoga 9i、Yoga Slim 7i Pro,以及Yoga Slim 7i。 旗艦機種Yoga 9i 專為希望獲得最新科技所能提供的最佳體驗者所設計。與其他機種不同,Yoga 9i 提供皮革版本,讓筆電更顯尊爵大器。 Yoga Slim 7i Pro則擁有高效能、支援高速Wi-Fi 6以及持久電力等特性,讓使用者可以在外自由奔走,無需整天固定在同一地點,2.8K (2880x1880) 90Hz螢幕帶來栩栩如生的視覺饗宴;Yoga Slim 7i 則是為了時尚工作者所設計,強大的效能與優雅的外觀兼顧盡顯個人生活風格。 為讓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更直觀,Lenovo簡化商品命名,以數字5、7、9代表主流至旗艦商品,輕薄機型則加型號Slim。此外,尾數i代表搭載Intel處理器,與搭載AMD Ryzen處理器的機種做區隔。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NoDwr_4N8&feature=youtu.be ▲影片宣傳影片 Lenovo Taiwan 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LenovoTaiwan Lenovo Taiwan YouTube:https://youtu.be/vwNoDwr_4N8 Yoga Slim 7i Carbon官方旗艦店:https://www.lenovo.com/tw/zh/laptops/yoga/yoga-s-series/Yoga-Slim-7i-Carbon-13/p/88YGS701517
-
迷你小巧省空間、AMD強大處理器與Vega繪圖核心顯威,ASRock DeskMini X300迷你準系統開箱評測
相信許多人對於一般桌上型電腦主機都會給予大又笨重的印象,即便是用上ITX的機殼,還是會犧牲一定的空間,不過在迷你電腦的出現後,大幅擺脫了這個刻板印象,強調不佔空間、並擁有接近桌機效能的特色,在個人、商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知名大廠ASRock一向在迷你電腦、迷你準系統市場有極強的深耕,其產品線當中的DeskMini系列除了主打小巧體積外,也具備強大效能與功能;先前站上就有介紹過可搭載Intel Core i處理器的迷你準系統DeskMini 310與可搭載AMD處理器的DeskMini A300,這次要為大家開箱的是更進階DeskMini X300,它不但維持了小巧體積的優勢,內部更是搭配了全新AMD X300晶片主機板,不管是Renoir、Picasso、Raven Ridge皆能支援(最高65W),讓AMD玩家也可以選擇新的4000系列APU來搭配迷你準系統,感受其便利、強大的效能。 DeskMini系列在AMD平台上,分為X300與A300系列,兩者同樣擁有155 x 155 x 80 mm的小巧體積,不過在正面外觀的造型上有明顯的差異,相較於前代的A300來說,DeskMini X300前面板採用髮絲紋設計,有著更佳的質感表現。而在I/O方面,前方提供了USB 3.2 Gen1 Type-C、USB 3.2 Gen1 Type-A、3.5mm耳機孔/麥克風,後方則有DisplayPort、HDMI、D-Sub、USB 3.2 Gen1 Type-A、USB 2.0 Type-A以及RJ45 Gigabit LAN。 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圖說故事吧! DeskMini X300使用了AMD X300晶片主機板,尺寸為Mini-STX(超迷你),採用AMD AM4腳座設計,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理論上可以裝大部分AM4腳位的處理器,但因為這張主機板本身並沒有提供一般PCIe插槽,無法安裝獨立顯示卡,所以在處理器的選擇上需要Renoir、Picasso、Raven Ridge(最高65W)等有內顯的處理器才可以順利開機哦!(後續Ryzen 5000系列若推出含內顯版本應該也可以支援,但記得要更新BIOS喔) 接著就來看一下內部的設計吧! 在記憶體方面,則是可支援雙通道SO-DIMM DDR4-3200MHz超頻記憶體(Ryzen 4000系列),最大容量可達64GB,對於一般商用上來說相當夠用。(配上Ryzen Pro處理器,加上大容量的記憶體,就算作為創作者初階的剪片也都能應付) 而儲存空間上DeskMini X300更是提供了多達4個插槽來讓玩家擴充儲存容量,包括前後各一組Ultra M.2 (2280) PCIe Gen 3x4 SSD插槽以及兩組2.5吋SATA安裝空間。另外也提供了一組用於Wi-Fi及藍芽模組(需選配)使用的M.2 (key E 2230)插槽。認真說,這麼小的機殼內可以塞這麼多零組件,實在不簡單,完全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概念! 除了正面的第一組M.2插槽外,第二組Ultra M.2 (2280) PCIe Gen 3x4 SSD插槽則是位在主機板背面,玩家們想要使用該插槽必須將正面四個角落的螺絲給卸下,把支架拆開後就能見到完整的主機板背面囉! 別以為超迷你小機殼就沒辦法RGB了!只要透過選配的DeskMini可編程ARGB LED燈條,就算原本低調的迷你電腦也可以擁有高調的RGB電競風格! 這組ARGB STRIP迷你RGB燈條組,就是針對DeskMini系列推出的RGB電競套件,簡單一插、就能開啟DeskMini電競模式,X300也能亮的bling bling~ 有趣的是,ASRock在DeskMini系列上並不只有推出ARGB STRIP這樣的ARGB LED燈條組來讓玩家選配,從官網上就可以看到有一整系列的各式選配套件供玩家選擇,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為X300擴充,讓迷你電腦的功能更豐富。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就直接上機體驗吧!這款ASRock DeskMini X300即便是迷你電腦,BIOS依然有提供OC Twerker超頻功能,讓玩家能更加提升效能,而小編這邊使用了AMD Ryzen 5 4650G、搭配TEAMGROUP ELITE SO-DIMM DDR4 8GB x2記憶體,以及SP US70 SSD 2TB來進行一些基本測試。 ◆處理器:AMD Ryzen 5 PRO 4650G ◆記憶體:TEAM GROUP ELITE SO-DIMM DDR4 8GB x2 ◆儲存硬碟:SP US70 SSD 2TB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這邊先用CPU-Z偵測硬體資訊,可以看到小編使用了AMD Ryzen 5 PRO 4650G、TEAM GROUP ELITE SO-DIMM DDR4 8GB x2,也能看見主機板型號X300M-STX。 而在核心效能測試中,可以看到這組主機板依然能發揮4650G 6C/12T的實力,在多核心得到約4,162分,這個成績不但接近自家8C/16T的Ryzen 7 3700X,單核心的518分甚至更勝一籌,另外在CINEBENCH上也有8,231pts的多核跑分。 硬碟的部分,使用CrystalDiskMark驗證後,可以看到讀寫速度約為:3570/3193 MB/s,確實達到PCIe Gen 3x4的最高速度,對於一般文書、商用來說已經相當足夠。 雖然X300依然只能使用內顯來做顯示輸出,但透過強大的Vega繪圖核心,一樣有相當不錯的效能,透過PCMark 10與3DMark、AIDA64 GPGPU的測試,可以看到4650G提供了一定水準的實測表現(不愧是Vega內顯XD),況且X300還支援三螢幕輸出,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不過光看測試跑分,想必許多玩家還沒辦法體會Ryzen Pro 4650G配上X300的整體效能表現,小編也透過《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實際來測試看看效能! 可以看到在Full HD、畫面設定在「低」品質模式下,即便是只有內顯的4650G整體FPS也能有65~100 FPS的表現,甚至在「超高」品質模式下,也能有43~61FPS的水準,代表即便是搭配沒獨立顯示卡擴充的X300迷你電腦,在不追求4K、高幀數的情況下,一般Full HD也是能有流暢且不錯的遊戲體驗。 除了遊戲的部分,那在創作者方面表現如何呢?透過X264測試可以看到,跑分成績來到48.1 FPS,而另外在X265測試中,4K與1080P的成績分別為10.97 FPS、45.767FPS,以Full HD來說,算是可以做一些初階的相關創作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畢竟是內顯、在4K就顯得比較勉強,相信就算不是這次測試的組合,許多獨立型的PC也是差不多的現象。 ASRock DeskMini X300在使用上真的相當不錯,便利的小巧體積,可以輕鬆擺放在任何位置,即便是Mini-STX規格的迷你主機板仍舊具有豐富的擴充性,讓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預算來做搭配並獲得最高的CP值,除了可以搭配先前的多款含內顯功能的版本如Athlon 200GE、Ryzen 3 2200G/3200G、Ryzen 5 2400G/3400G之外,搭載最新技術的Ryzen Pro 4350G/4650G/4750G也能完美對應,不管是玩家要拿來當一般文書機、電視影音機、或是商用主機,甚至是迷你電競主機,都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而喜歡RGB風格的玩家更可以選擇RGB燈條,讓原本看似一般的迷你電腦擁有高調的電競風格。另外想入手的朋友若不想自己DIY組裝,也可以選擇廠商搭配好的組裝機,買回家即可以直接開機使用。這麼多的優點下,別再猶豫了、趕快入手一台來試試吧! ★同場加映→ 廠商名稱:ASRock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M1還沒到手、M2香氣已來,蘋果將於2021下半年推出M2晶片並在iMac上搭載?
在本月11日時,蘋果(Apple)隆重推出了全新自研ARM架構的M1晶片、以及3款搭載M1晶片的全新MacBook,只不過,才剛和舊情人Intel分手,現在馬上又傳出M2晶片將在2021下半年推出,並且也預計在2021年推出的iMac也將使用M2晶片,這動作還真是快啊!(不是啊……小編還在猶豫要不要預購M1的MacBook Pro欸) 萬萬沒想到的是,M1晶片根本還沒被摸清底細,微博爆料大神手機晶片達人就出來爆料,蘋果將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M2晶片,其內部代號為Jade,並且在明年推出重新設計的iMac時,可能就將搭載這片M2了。 然而,消息不只一件,據傳更高級別、隸屬工作站級的Mac Pro可能將在2021或2022上市,並且機體尺寸僅有目前Mac Pro的一半,但在採用晶片的部分就沒有確切消息走漏或指出新版本的Mac Pro將會使用M1或M2晶片了(蘋果表示:就是不告訴你XD)。但若假設M2晶片是為了桌上型的iMac所打造,那我們或許可以適當懷疑,蘋果「正在」為Mac Pro研發一款工作站級的Apple Silicon晶片。 在前天(24號)台積電位於台南的3奈米廠才剛上樑完成,也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那按照時程來看,預計會在明年下半年就推出的M2晶片應該會繼續沿用M1的5奈米製程(趕不及3奈米廠建置完成),雖然有消息說未來蘋果可能採用三星的5奈米製程,不過依照目前台積電5奈米製程還是業界裡最先進的,M2繼續使用的5奈米製程應該還會是台積電的第二代5奈米製程。 不過在2022年之後,究竟會是誰率先出手使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呢?這部份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而最新版的M1 MacBook系列,雖然已和Intel告別,但還不能真的算得上正式分手,因為在機身設計上還是和Intel版的MacBook系列一樣,不過知名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相信果粉都知道這位爆料大神的準確度),蘋果將會在2021年下半年發布重新設計的、配載M1晶片的MacBook。 除此之外,郭明錤還預測,一樣是明年下半年,蘋果可能將推出,採用Mini-LED和支援5G的iPad Pro,並且推出較Pro版低價的iPad,甚至在引領時尚與科技潮流的第3代AirPods,也可能在2021年第二季度發布。這樣看來,2021下半年的蘋果又會很精彩了! 在軟體硬體上,無論是舊時代的iPod、macOS作業系統、iPhone、iPad等等,蘋果幾乎都是自行研發,衝擊科技市場外,還能引領時尚潮流,然而在後賈伯斯時代,庫克在營運政策上雖然與賈伯斯大相逕庭,並且時常會被拿來做比較,庫克常被質疑於產品創新這一塊無法和賈伯斯相比,但回過頭來看,M1晶片的產出,甚至是之後的M2,某方面來說,如果加上明年發布重新設計過後的MacBook,對庫克而言,其實也是完成了一次產品創新。 或許我們不該拿賈伯斯和庫克來比較,畢竟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一位是蘋果的開創者,而一位卻是蘋果的守成者,我們不能否認這一切,因為蘋果的確因這塊M1晶片而再一次衝擊時代。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完虐桌機後換筆電?AMD Ryzen 7 5800U筆電版處理器單核效能大漲40%
AMD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在Zen 3架構之下效能又再一次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單核心效能方面表現更是一舉反超隔壁Intel的處理器,讓Ryzen 5000系列坐穩目前消費級最強桌機處理器的寶座,這樣的香氣也讓人不免期待如果AMD將Zen 3架構的處理器帶到筆電上又會有什麼樣的驚人成績呢? 根據目前官方與各方大神的爆料資訊來看,AMD Ryzen 5000系列筆電版的處理器將會有兩種版本可能:一個是維持現有Zen 2架構的Lucienne,另一個則是採用新一代Zen 3架構的Cezanne。 雖然目前這兩大系列的相關規格和數據都還不明朗,不過不久前一名@leakbench的Twitter用戶公開了一張關於AMD Ryzen 7 5800U處理器在Geekbench 5中的跑分數據!從資料來看,Ryzen 7 5800U採用8核心16執行緒(8C/16T)的配置,基礎時脈為1.9 GHz、爆發時脈4.44 GHz,如果對比目前的4800U的話,時脈分別有100/ 244 MHz的提升。 而在跑分方面,5800U的單核成績高達1,421分、多核則為6,450分,對比採用Zen 2架構的4800U在單核僅為1,031分,5800U的單核效能有著近40%的驚人成長,考量到Zen 3架構的一大特色就是強勁的單核性能,因此5800U的處理器版本應該可以確認是隸屬於Cezanne家族的一員了。 最後在細部規格方面,處理器的L1快取為32 KB、L2為512 KB、L3則是16 MB,相較於桌面版的32MB L3快取(R5 5600X),行動版因為把功耗鎖定在10~25W左右,使得晶片必須做出一定的程度的調整也是無可厚非。 是說AMD光是4000系列的筆電處理器就已經香到不行了,倘若接下來的5000系效能真的如爆料一樣的威猛,恐怕各位玩家在搶完PS5、處理器、顯示卡之後,又有東西得搶個沒完了(對不起了錢包,但我真的很想要那個酷東西…)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世上第一款!Eluktronics推出2K QHD、165Hz高解析/高更新率電競筆電
截至2020年8月為止,全球遊戲玩家已經突破30億人,固定式的遊戲載體也開始朝向移動式載體走去,打Game再也不是只能待在家中,而這個概念早從任天堂於1989年所推出的Gameboy就可窺見,走到哪玩到哪可能將成為未來趨勢,如今30年過去了,手機遊戲大放異彩,任天堂Switch也幾乎可說壟斷了掌機市場。 但在這30億玩家中,有48%的比例是PC玩家,但難道PC玩家就不能邊走邊玩、走到哪玩到哪嗎? 錯了,國外廠商Eluktronics這次推出了Mech-15 G3 QHD以及Max-15/Max-17 QHD,號稱是世界第一款配有2K解析度、並且更新率達165Hz的QHD筆電,且同時提供15吋及17吋的版本。 但在電競筆電上,解析度和刷新率始終得折衷選一,目前電競筆電最高的更新率已達300Hz,但解析度始終無法突破2K,而2K或4K的筆電,更新率卻都死死地被鎖在60Hz,但此次這次推出的Mech-15 G3 QHD以及Max-15 / Max-17 QHD,搭載了Intel Core i7-10870H、16GB DDR4 RAM與1TB PCIe SSD,GPU為RTX 2070 Super,顯示器面板則為15.6與17.3吋的QHD IPS面板,在色彩精準度上,Delta E還小於2,預計在聖誕節前夕發布,價格約在2,199美元到2,299美元之間(約台幣62,000上下)。 由於還未上市,小編手上沒有Eluktronics的筆電,所以我們現在來紙上談兵一下。 小編選了素有電競神機之稱的華碩西風之神G14為14吋FHD配GTX 1660Ti,螢幕更新率120Hz,以及目前最高規格的微星暗黑龍魂GS66,15.6吋FHD搭配RTX 2080 SUPER,目前最高的300Hz螢幕更新率,來與這世上第一台2K QHD還有165Hz螢幕更新率的Eluktronics Max-15/17做點比較。 可以發現,Max-15/17在規格上絲毫不輸給這兩台電競筆電的前輩,顯卡搭配RTX 2070 Super(但有消息說,RTX 30系列的筆電正在蠢蠢欲動),在跑圖或遊戲畫面上的呈現應該頗有水準,91WHrs的電池續航力也相當不錯,在效能上,應該與兩位前輩在伯仲之間,因此,在比較上,主要還是聚焦在Eluktronics所主打的螢幕面板與更新率上,而由上表可知,在Max-15/17有QHD的IPS面板以及165Hz的高更新率的表現上,西風之神和GS66的風采頓時少了一點,但紙上談兵還是略顯侷限和偏頗(畢竟規格上還是有些差異、非完全對等),實際效能評比還是得等到Max-15/17在聖誕節前夕上市之後,才能再下定論。 但以Max-15/17已經突破解析度和更新率之間的限制來看,或許未來2K QHD加上高更新率將會是電競筆電的新標配,這部分就等著各家筆電廠商實裝後,推出對應版本再來實測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想入手筆電先等等!NVIDIA RTX 30系列獨顯將於2021 Q1開始搭載,並支援AMD新一代行動版處理器
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發表至今已經創造了不少話題,目前也實際看到了RTX 3090 / RTX 3080 /RTX 3070的強大效能,相比上一代20系列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幅度,也造成了一股搶購熱潮,而接下來還有價格更親民的RTX 3060 Ti即將在12月與玩家們見面。 不過這些都是桌上型版本,對於許多也想感受RTX 30系列強大遊戲體驗的筆電玩家來說,還在耐著性子等待官方進一步的新產品發布,好消息是,日前已有外媒透漏了RTX 30系列即將實裝在筆電上的相關消息,看來玩家的等待也將在明年1月迎來曙光。 日前外媒透漏,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80、RTX 3070行動版GPU的筆電將先在2021 Q1上市,其餘型號則會在4月發布,到時會取代現有行動版的RTX 2080 SUPER、RTX 2070 SUPER、RTX 2070以及RTX 2060,比較特別的是NVIDIA似乎還不打算換掉GTX 1660Ti、GTX 1650Ti、GTX 1650,可能考量到GTX還是有一定市場,所以暫時保留?(畢竟GTX目前也還沒有新產品)。 先來說價格方面,從兩張曝光圖來看,RTX 30系列價格與前代相同,代表在同樣999美金以上都能體驗到全新RTX系列顯卡的遊戲性能,不過筆電最終售價還是會依照搭配的配備而有所差異。(NV表示:筆電漲價與我無關XD) 而在規格方面,根據爆料,行動版的RTX 3080為GA103S顯示晶片,可能擁有6144個CUDA核心,搭配256-bit的記憶體匯流排、GDDR6 8GB/16GB記憶體,考量到筆電的散熱性能以及需要較低功耗,行動版的規格會與桌上型有所差異也是很正常的,就看進步幅度能否與桌上型一樣那麼香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Wccftech曝光的官方建議電腦配置中,也放上了AMD處理器,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AMD在桌上型處理器上的進步幅度之快,尤其Zen 3更登上了霸主寶座(真香!),但在筆記型處理器上,受限於現款4000系列僅有PCIe 3.0x8的關係,搭配RTX 2060以上的GPU沒有辦法發揮出全部效能,所以目前高階筆電大都還是以Intel處理器+NVIDIA顯卡為主。 不過透過曝光圖也揭露了一點,面對後續AMD也將推出新一代的5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相信未來也能陸續看到AMD處理器+NVIDIA顯卡的高階筆電出現,挾帶新架構的優勢下,勢必會對於Intel在筆電的市場上,造成一大衝擊。 透過這些訊息的流出,不管如何,對於玩家們來說,2021上半年將會非常火熱,除了1月的顯卡大戰、Intel Rocket Lake登場,筆電方面的戰場也陸續展開(Tiger Lake-H、5000H、行動版RTX 30系列...),對於近日要入手筆電的玩家們不妨再等等(沒那麼急迫需求性的話),即便不打算買RTX 30系列筆電,也可以等廠商開始清RTX 20系列筆電的庫存(跳水跳起來~),讓荷包君喘口氣,畢竟這陣子想入手的新產品真的太多了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10代i7與Quadro繪圖核心加持、最輕量的行動筆電工作站,Lenovo ThinkPad P14S開箱試用
面對消費型需求下,大多數的筆電還是走輕薄好攜帶為主軸,玩家如果想挑一台可以具備工作站等級的筆電,恐怕跳脫不開「厚重」這兩字的魔咒,難道就沒有廠商推出具備這方面功能特性的輕薄筆電嗎? 當然有!Lenovo在這方面以ThinkPad P系列做為主軸,推出了多款的「行動工作站」版本供玩家挑選,P系列的筆電可是結合了ThinkPad獨特的可攜性和強大工作站的威力,不僅機身超輕薄、快速的繪圖核心與處理器的雙重加持下,可以滿足玩家對運算需求上的期待,而這次小編入手的是P系列當中的P14S這一款版本。 Lenovo ThinkPad P系列其實推出了很多款版本,14吋、15.6吋以及17.3吋大小,或AMD Ryzen 7 Pro都有提供,這次入手的P14S則是Intel系列版本,除了內建Intel 10代處理器Core i7-10610U(4C/8T)之外,具備14吋、FHD(1920x1080)、IPS面板,以及NVIDIA Quadro P520繪圖核心,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強大效能核心引擎處理好所有的事情。 先來檢視一下這台ThinkPad P14S的外觀樣貌吧! P14S的外觀也沿襲一貫的ThinkPad風格設計,僅17.9mm的厚度以及1.47kg的輕量化設計,提供玩家一點都不費力的隨處攜帶優勢,外型設計上可見到幾處的ThinkPad印象特色,包括機身上蓋與內部C座一角位置的ThinkPad信仰Logo、獨家的小紅點TrackPoint(指點桿)肯定是一定要具備的囉,另外還可以看到下方的UltraNav專用觸控板,相信對於原本就已經使用過ThinkPad的朋友來說,不只不陌生、還可以快速就上手喔! 基本上Lenovo的機型內建規格都可以做微調,入手的這一台是採用Intel第10代Core i7-10610U處理器,具備4C/8T核心架構、基礎頻率為1.8GHz/Boost頻率為4.9GHz,另外,定位在行動工作站所以除了內建的UHD內顯核心外,另外配置了NVIDIA Quadro P520繪圖核心(2GB),提供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運作的強大生產力。 P14S的功能配置也很齊全,包括各項USB連接埠以及HDMI、Dolby音效、MicroSD插槽與智慧型讀卡機、RJ45網路埠連接等等,另外,透過鋼強化卡榫設計,面板可折至180度平貼,使用上的便利度與適用性更是大增。 燈效的部分除了電源鍵在啟動時會亮白燈之外,連接上USB-C的充電器時也會有亮燈顯示,另外鍵盤本身也是背光設計,在較暗的光源下使用時就方便許多。 這裡小編也簡單的透過幾項測試軟體來驗證一下這款P14S的效能,原則上P14S是定位在行動工作站上頭,透過內建的Intel 10代Core i7的加持與NVIDIA Quadro P520的強大運算能力,提供使用者源源不絕的運算生產力以及便於攜帶的行動自如威力才是P14S的特點。除了CPU之外,記憶體方面則是內建了48GB的高容量,這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大助力。 另外,P14S搭載的M.2 SSD則是採用KIOXIA(Toshiba)的XG6這款版本,具備96層3D TLC架構、內建第4代BiCS Flash與SLC快取,官方數據為3180/2960 MB/s讀取速度、355K/365K IOPS,透過實測也可以看到有超過的效能表現,算是替這款P14S做了強大的加分效應。 下面也針對了PCMark 10以及3DMark的部分選擇做了一些實測,提供做為效能表現參考。 在續航力的部分,透過PCMark 10的實測下,ThinkPad P14S擁有達到10小時2分鐘的電池續航力,基本上以這樣的長效使用壽命,大概出去一整天使用也不用擔心臨時電力不夠用。 這款定位在行動工作站的ThinkPad P14S可以說是專門針對強大運算效能的使用者而量身訂做的便攜式行動筆電,畢竟如果拎著一台超大的桌機版PC到處跑,可能會累死;不論是STEM學生、或是如工程設計領域、建築師等等使用者來說,如何快速運算且可以在彩現繪圖上具備更強大的威力是一項必要的需求,透過強大Intel 10代處理器與NVIDIA Quadro P520的加持下,再配上高達48GB容量的記憶體與高容量且高效能表現的M.2 SSD,就能輕鬆達成使用目的。 另外,ThinkPad P14S可是有通過各大廠商的ISV認證,包括必備的Autodesk、SketchUp和Solidworks等等,再加上有專為保護商務關鍵資料所設計獨立信任平台模組(dTPM)會加密資料,能與Windows 10專業版的安全性功能無縫相輔,以及ThinkPad一慣的堅固耐用品質保障,甚至還可以加入Lenovo安心守護方案(每天只要5元、即可享受2年的延伸保固方案),簡直就是為工作站需求的使用者提供了絕佳的便攜性工作平台。 這樣的Lenovo ThinkPad P14S行動工作站筆電,就適合跟著玩家到處工作,也是使用者的最棒好幫手!現在入手、正是時候! 廠商名稱:Lenovo 聯想 官方網站: 連絡電話:(02)2778-8997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全新RAZER BOOK 13 - 效能與生產力的結合
Razer最高效的高生產力筆電,搭載第 11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通過Intel® Evo™ 平台認證、全球最窄的13.4 吋螢幕邊框、通用連接埠及持久續航力,將工作效能推至高峰。 全球領先的玩家生活潮流品牌Razer™於今日宣佈推出全新的Razer Book 13。Razer Book 13為高效能、高生產力筆電,專為穿梭在現今社會的忙碌工作者、斜槓族、及企業家而設計。其極輕巧便攜,搭配世上最窄的13.4 吋邊框螢幕、強大的第 11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及Intel® Iris Xe 顯示晶片、多元連接埠,Razer Book 13輕薄筆電,讓你更快速有效率的執行更多工作。 Razer筆電事業群資深副總裁Brad Wildes表示:「自從2011推出首款Razer Blade,Razer為全球粉絲締造高效能電競筆電的傳奇。今日我們很高興宣佈Razer在提升生產力有重大突破,如同我們以電競筆電突破遊戲界一樣。最新的Razer Book 13是我們多年來研發、製造頂級電競筆電的經驗的結晶。時尚、強大、輕巧,Razer Book 13非同凡響,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效體驗。」 Razer Book 13專為便攜而設計,採用鋁製一體成型機身,靈活且耐用。其以陽極處理,銀白色的機殼格調高雅,機身外加上一層耐刮塗層,提升筆電耐用度。輕巧的Razer Book 13重量僅1.34公斤,厚度僅15.15 mm,讓使用者可以輕鬆、無負擔的隨時攜帶,穿梭於不同工作場所。鍵盤搭載Razer Chroma RGB背光系統,可自定按鍵燈光色彩以突顯關鍵按鍵,或展現個人風格。 鍵盤兩側的兩顆喇叭由智慧型擴大器支援,並搭載THX® Spatial Audio提供豐富擬真的360度音效。使用者亦可以3.5 mm 耳機盡享THX Spatial Audio音效。Razer Book 13寬闊的的玻璃觸控板搭載Windows Precision Drivers,確保每一下點擊滑動都精準順暢。 Razer Book 13最高採用全新第 11 代 Intel® Core™ i7-1165G7處理器,搭載Intel® Turbo Boost,時脈速度可高達4.7GHz。最新的處理器比上一代更快、更有效率,且更省電。使用者可長時間使用,處理更多工作,無需隨處找充電器。最新的Intel Core處理器及最新經改良的Intel® Iris Xe 顯示晶片,讓Razer Book 13呈現出豐富絢麗的畫面,並沉浸在細膩畫質中。為確保這部輕巧的筆電在處理大量工作時都可保持涼爽和安靜,Razer Book 13 搭載Razer獨特散熱腔冷卻系統,減低聚熱及噪音。 Razer Book 13記憶體可達至最多16GB,足以應付繁重的多項工作、處理生產力密集的項目並提升創作應用程式的表現。這台13吋輕薄筆電搭載高達512GB極快儲存空間,讓使用者可快速地啟動程式、文件及其他媒體,減省等待的時間。 Razer Book 13以便利及高效率而精心設計,具備觸控功能的型號搭載Intel® Evo™平台認證,是行動工作者的首選。Intel® Evo™認證的筆記型電腦均為頂級的行動裝置,其即時喚醒功能使電腦不需1 秒即可恢復工作、電池回應能力持續一致、FHD 螢幕的設計讓電池壽命超過9個小時,可長時間使用,充電 30 分鐘即可使用 4 小時1。 英特爾客戶運算事業群副總裁暨行動創新總經理Joshua Newman表示:「全新 Intel® Evo™平台品牌代表了最佳的筆記型電腦,獲得認證的筆電除了需要具備最薄、最輕量的設計外,同時需具備多項工程支援、可同時完成多項工作,提供使用者優異的使用經驗。Intel® Evo™平台為滿足使用者的期待,而設定了更高的標準。通過Intel® Evo™認證的設計,如最新Razer Book 13,經精心設計研發,以減低延緩、分心及對充電器的倚賴 — 確保在任何地方都獲得卓越的體驗。」 Razer Book 13採用經特別校準的13.4吋螢幕及於世上最窄的13.4 吋螢幕邊框,16:10畫面比例完美呈現Intel® Iris® Xe顯示晶片的優勢。幾乎無邊框的螢幕提供Full HD+無觸控版本或UHD+觸控版本的不同規格選項,每款都經個別色彩校準及涵蓋100% SRGB色域,提供使用者栩栩如生的視覺體驗。Razer Book 13可觸控的型號採用Gorilla® Glass 6及增透膜以提升耐用度及能見度。螢幕頂端配備HD鏡頭及4個麥克風,並搭載Windows Hello讓使用者可快速、安全地啟用電腦,隨時進行清晰的視頻會議或遠程學習。 Razer Book 13的使用者可以把轉接頭留在家中,因為這台輕薄筆電配備兩個Thunderbolt™ 4 插槽(USB-C)、一個USB-A 3.2 Gen 2插槽、一個3.5 mm 複合式插孔和一個全尺寸HDMI 2.0插槽。此外,Razer Book 13 亦可搭載microSD插槽,方便使用者快速擴展存儲空間或從相機、手機傳輸文件。Razer Book 13更內建Intel® Wi-Fi 6 AX 201無線網卡,搭載無線連接埠包括Wi-Fi 6和藍牙5.1,提供快速,提供可靠和方便的無線連接。 全新的Razer Book 13為使用者帶來真正的高效便攜體驗,重新定義生產力筆電,同時保留了時尚外型及強大的實用功能。
-
世界最薄OLED翻轉筆電ZenBook Flip S超凡登場!凌駕筆電與平板 全方位驚艷鳳小岳
華碩在共同執行長胡書賓領軍下,宣布「世界最薄OLED翻轉筆電 」ZenBook Flip S (UX371)與「全新3:2比例螢幕筆電」ZenBook S (UX393)正式在台上市,並特邀擁有演員、音樂創作者及表演工作室創辦人等多重身分的鳳小岳擔任產品大使,分享ZenBook使用體驗。ZenBook兩款新品皆搭載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和Intel® Iris® Xe繪圖晶片,並取得Intel® Evo™平台設計驗證,性能卓越、品質超群。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表示:「華碩向來以領先業界的技術與設計聞名,以進化式創新回應消費者各式需求,以及接踵而來的全球挑戰。ZenBook系列筆電持續呈現最先進的科技,集結最新第11代處理器、360度翻轉行動力、呈現完美細節的視覺體驗,以及強大可靠的連線與傳輸效能等特色,讓用戶得以駕馭瞬息萬變的世界浪潮,不僅時尚美型,更希望與大家攜手開創更多精采生活體驗。」 ZenBook產品大使鳳小岳表示:「人性化的翻轉設計讓生活更有效率。」ZenBook Flip S正恰如其分滿足各種需求,透過「平板模式」讀劇本時,可直接使用觸控筆即時標註;多人會議時,將螢幕轉換為「分享模式」,讓溝通更順暢;休閒時刻則用「帳篷模式」,在小空間下也能輕鬆與家人、朋友分享最新影集或照片。精品般的外型也讓鳳小岳愛不釋手,紅銅色鑽石切割邊框和曜金黑機身,彰顯不凡品味,採用4K OLED HDR觸控螢幕,提供極為細緻逼真的視覺效果,輕1.2 kg、薄13.9 mm,輕巧便攜,符合VESA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標準,黑色更深邃真實,不錯失任何細節。 ZenBook S (UX393)以鑽石切邊精湛工藝,打造一體成型的完美機身,透過NanoEdge極窄邊框3.3K觸控螢幕、92%螢幕佔比,提供更廣闊的視野面積,獲取更多資訊,減少捲動畫面次數。 ASUS ZenBook Flip S (UX371),建議售價:NT$59,900 ASUS ZenBook S (UX393),建議售價:NT$57,900
-
10nm Tiger-Lake加持、Intel EVO平台上場,ASUS VivoBook S14 S433EA 11代Xe繪圖核心版本開箱體驗
現在一提到買筆電,大概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是ASUS了,在經歷了相當多年的用心經營之後,ASUS的筆電系列陣營也越顯龐大,不論是旗艦高規的Zephyrus西風之神、TUF Gaming還是ExpertBook商用系列,或是相當受玩家喜愛與歡迎的ZenBook、VivoBook等等,都展現了ASUS在筆電領域的浸淫與專業。 隨著新一代的Intel EVO平台登場,各系列也都有推出對應的版本供玩家選用,這次小編則是入手了VivoBook S系列中的S14(S433EA)這一款,不僅延續既有的S系列輕薄便攜的特色,加上搭載了最新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與Iris Xe繪圖晶片,重新詮釋了玩家個性化風格與高效能表現的完美結合新定義。 在開箱之前,先跟大家聊聊這新的Intel EVO平台,畢竟這次入手的這款VivoBook S14 S433EA就是採用最新的EVO平台架構的產品,弄清楚了也免得跟目前市場上的其他舊款版本混淆。 挑筆電的時候應該不陌生的會看到鍵盤那一面的一角會有貼紙標示,通常不外乎就是會貼上一張處理器的貼紙跟顯示卡(核心)的貼紙,然後玩家就清楚至少這款筆電是哪一個陣營的、或是怎樣的組合(I+N、A+N、無獨顯...),而Intel最新這一代則是改成了EVO,也就是貼紙有更換囉!買的時候要看一下避免買到的是舊版本。(10代以下) 事實上,Intel改平台(標示貼紙)並非第一次,比較熟過往歷史的朋友應該就還記得早先的Centrino(迅馳)以及比較靠近現在時間的Athena(雅典娜),如果說EVO算成是Athena 2.0其實也未嘗不可,畢竟EVO主打的特點也是延續先前在Athena上頭的幾大特色:包括更出色的效能表現、更優異的電池續航力、更快速的喚醒時間以及滿足使用者的實際體驗等。 前陣子的,Intel也正式發布了EVO平台,除了名稱上比起之前的Athena更容易記憶外,特色上的定位也更清楚,看來的確試圖解決先前玩家對Intel筆電上的弱項建議,畢竟也面對對手已經踏入筆電市場且取得不錯成績下,這樣的改變是必然的,對於玩家來說,EVO平台的推出,應該也會是提供了玩家更優秀產品的新起點,而這部分的實質反饋,則是從小編這次入手的VivoBook S14 S433EA上頭可以先睹為快! 主打年輕族群的VivoBook S,其實在整體的定位與設計上算是偏向既具備高效能、也能輕薄易攜帶、更能展現個性化風格,所以光是機身外觀的顏色就提供了4款供玩家自由選擇,包括:搖滾黑、主旋綠、魔力紅、幻彩白,與現有筆電市場中大多採銀、灰、黑色調的作法蠻不一樣的;這次入手的是其中的搖滾黑,從型號上可以看到是14吋版本,比較特別的是,這一款是現有最新搭載Intel Iris Xe繪圖核心的版本。 目前在市場上已經開賣的11代VivoBook S系列當中,採用i5-1135G7搭配MX350的版本已經登場了,價格也相當親民,而這款S14 S433EA在規格上就更新一些,除了是採用i7-1165G7之外,搭配的繪圖顯示核心則是剛出爐的Intel Iris Xe,基本上同屬於VivoBook S系列的一員,外觀上其實並無差異。 相信大家對VivoBook S系列應該並不陌生,那就讓我們先複習一下VivoBook的外觀設計特色之後,再來看搭載11代處理器與Xe繪圖核心的實測數據表現吧!開箱囉! 相較於S14目前的版本來說,如果不是原先10代的UHD內顯,那就是搭配NVIDIA MX系列的顯示晶片了,至於新版的Xe內顯到底有甚麼過人之處呢?咱們就透過實測來檢視一下吧! 先透過CPU-Z、GPU-Z來檢視一下相關資訊,另外,也透過更新到最新版的AIDA64 CPUID偵測一下相關資訊,可以看到已經是10nm製程、Tiger Lake-U、Intel Iris Xe等資訊,當然也很清楚的可以得知處理器為11代的Core i7-1165G7,Intel EVO的新圖示已經亮相了。 而光是從CPU-Z的Bench測試就可以發現,單核有595.6、多核有2819.3分的成績,接近突破單核600分的成績除了較先前版本數據更加提升之外(即便是內建i9-10980HK單核成績也只落在540分左右),也比對手4800U的單核表現(約520分)要高上一截,另外,對比自家10代的i7-10610U/i5-10510U等版本來說(單核成績落在400分左右),也幾乎是接近50%的提升幅度了。 測試場景換成Cinebench R20新版來驗證的話,單核533與多核1934的成績,也是較前代表現更優,以目前重視度轉移到單核表現的Intel來說,11代儼然很好的發揮了這一塊的效能表現。 接著透過AIDA64來檢測一下記憶體還有內顯的表現,終於拉升到DDR4-3200的Intel平台,從Cache & Memory的測試上可以看到讀/寫/複製的表現為44098/40282/37397 MB/s,這比插了雙通道的對手4800U版本的表現還要高上一大截;至於GPGPU的部分,也不比4800U差,部分項目是有大幅領先的情況。 除了採用16GB DDR4-3200記憶體之外,這款S433EA內建的SSD為Kingston OM8PCP3512F-AB這款512GB版本,透過CrystalDiskMark實際驗證,讀寫速度分別為1988.54/982.54 MB/s。 下面就來常規性測試一下PCMark 10與3DMark上面的各項測試吧! 不知道眼尖的朋友有沒有發現,3DMark的這些測試數據比起10代搭配MX250/MX350獨顯的成績還要高?像是Wild Life(主要是模擬即時遊戲渲染的場景來測GPU效能),相較於前代的萬年內顯,基本上就是100%以上的效能提升了,至於Night Raid專屬測內顯功能的部分也是有不錯的成績表現,如果對比自家10代版本的內顯,其實幾乎也都是100%成長,基本上已經可以得知包括其他幾項實測數據的部分,已經有可以與4800U一較高下的能力了。(要換Intel真香了嗎?) 而既然Intel EVO平台透過Xe繪圖核心的效能提升,是否能夠有助於玩家在遊戲上的更多實質體驗呢?這裡就直接從遊戲本身來實測驗證囉!小編挑了3款遊戲,分別是《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戰爭機器:戰術小隊》、《看門狗:自由軍團》,體諒畢竟是內顯等級,所以實測上的遊戲品質分別以「中」以及「低」兩種來看測出來的FPS數字。 下面也提供了這3款遊戲、共6種模式的實測截圖讓大家參考,在設定成「低」品質模式下,事實上《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可以達到平均26 FPS的勉強順跑,如果改設成「中」品質的話,FPS就會掉到19,可能就會卡卡的了;至於《戰爭機器:戰術小隊》的部分倒是表現還OK,中、低品質設定下的表現分別有37.4與51 FPS的平均成績;而剛出爐沒多久的《看門狗:自由軍團》對應下,低品質模式可以達平均20 FPS、中品質平均18 FPS的數據就稍微有點勉強些,能玩,但就是看使用者會不會介意順暢度囉! 不過,從實測數據上倒是令小編感到:看來Intel這次在Xe上頭是有備而來,面對一波波壓力下,終於要開始抬頭了嗎?4800U、你的對手來囉!而且,MX系列這種等級的獨顯,恐怕得洗洗睡了! 那除了遊戲之外,這款在前面已經讓小編感受到骨子裡Power的VivoBook S14 S433EA對於創作者領域來說,是否也可以有不錯的表現呢? 透過x265的測試來看看表現如何?從截圖可以看到,分別在1080P與4K下的表現為25.89、5.859 FPS,相較起以往就算1080P也只有難看數字的情況下,S433EA的確有勉強達標的效能;至於能拿來創作者使用的部分,這裡透過了Photoshop以及Premiere Pro的實測,雖然Premiere Pro的成績較低(畢竟是內顯),但Photoshop的成績倒是相當不錯,843.6分的成績可以說,打破以往Intel爛內顯的魔咒了!甚至比對手的Vega內顯也有後來居上的能力! 至於大家關心的電池續航力,延續VivoBook S系列的一貫長效特質,搭載了11代Tiger-Lake核心架構與Xe繪圖核心下,仍舊提供了玩家相當長效的使用性,透過PCMark 10的電池測試,長達9小時50分鐘的電池效力,帶出去用上一整天也不用擔心,除了65W方便玩家透過PD充電外,VivoBook S14具備的快速充電功能也可以讓筆電在49分鐘內將低電量電池充電至60%,完整實現了VivoBook輕薄與隨帶即走的便攜特性。 如果前面的測試讓你感到有點心動的話,那透過內建的ASUS智慧效能技術,可以讓整體性能最高提升40%是不是更想立刻下手了呢? 只要透過內建的MyASUS軟體UI,就能夠啟動「高效能模式」,當然小編也特別做了些比較,有差沒差測了就知道。這裡先來瞧瞧MyASUS提供給玩家哪些東西:除了主頁面下方的硬體診斷選項以及預設的協助處理問題外,左側的一整排功能小按鍵都可以提供玩家各項的疑難雜症解決方式,至於底下的彩色色塊「硬體設定」則是針對玩家方便設定而做的設計,點選想要調整的項目就可以自行設定有提供的選擇了,這部分也包括了電池使用模式、風扇運作模式、螢幕色彩顯示、影像強化開啟/關閉、功能鍵鎖定以及WiFi智慧連接與喇叭/麥克風設定等等,算是十分齊全了。 那剛剛提到的ASUS智慧效能技術在哪?啟動風扇模式當中的「高效能」選項(要再使用外接電源的狀態下喔)就可以轉成高效模式了,這裡也順便來看看對比標準模式下,效能表現有精進多少?是官方說的最高40%嗎? 看看在x264/X265 Benchmark下的效能差異,開啟高效能可比採用標準模式大致上有提升約7%左右,就算是創作者的部分,也可以看到在Photoshop的部分有3%的提升、Premiere Pro則是2%提升,算是不無小補的情況。另外,那對於繪圖核心的部分在3DMark的幾項測試上會不會也有效能精進?從下面在調成高效能模式下的實測就能知道到底提升多少了。 小編也特別的採用了FurMark來加減燒機一下,看看會不會有過熱情況,基本上透過一般模式以及開啟高效能模式的狀態,溫度變化也從72℃降至60℃,最最重要的是,小編即使開啟了高效能模式,整台筆電的運轉噪音還是相當低,比起一開高效能就宛如飛機起飛的他牌筆電來說,VivoBook S14的確提供了使用者極佳的實際使用體驗,畢竟這內部可是有加入了ASUS獨家的IceBlades空氣動力風扇設計,不但內建有升級成8mm散熱管與新的IceBlases風扇來加速散熱,而且透過由液晶聚合物製成的87扇葉的風扇與葉輪,不僅更輕、更薄,搭配上3D曲面空氣動力學與流體動力學軸承的設計,表現更加優異的風扇流速與超低噪音,絕對不會讓隨時爆發創意的使用者受到任何干擾。 作為搭載Intel 11代以及內建Xe繪圖核心的首發款版本VivoBook S14 S433EA來說,整體的表現可以說令小編大幅改變原有對Intel平台的體驗感受,無論是一般使用上、或是針對創作、影像編輯與遊戲娛樂方面來說,VivoBook S14 S433EA都能夠一一滿足,長效電池續航力也讓整體的實用性更上一階,配上僅1.4公斤的重量,隨時攜帶、甚至收入背包中也不用擔心負重的問題。 看來面對對手的頻頻出招下,擺脫14nm的牙膏印象窠臼,就端靠此一役了,10nm以及Xe繪圖核心架構的推出、以及Intel EVO平台的加持下,玩家可以考慮重回Intel懷抱了,那可以先從擁有這款VivoBook S14 S433EA開始喔!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OLED面板搭15.6吋4K螢幕、X-Rite Pantone專業校色認證,GIGABYTE AERO 15 OLED筆電開箱動眼看
- 浩鑫Shuttle XPC nano NC01U實測開箱,僅0.5公升迷你電腦!
- Intel NUC5i5RYH實測開箱,Broadwell迷你電腦中的資優生!
- 17吋電競筆電之王,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
- 躍上神壇的秘密武器、AMD Ryzen 7 PRO 4750G強力加持ASRock Deskmini A300效能狂升
- 純正電競元素延續、XPG首款電競筆電XENIA 15開箱評測,高質感外觀搭配高效能硬體
- ROG Zephyrus M「無懼.西風之神」效能實測,高規格又輕薄的電競筆電
- 二合一翻轉觸控、是筆電也是超強平板,Lenovo Yoga 9i開箱體驗
- 微星30年電競桌機經營有成,獲選PCDIY!第十二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最佳品牌!
- 微星MSI WT72 2OM實測開箱,行動繪圖工作站世界的精銳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