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影片也能抄?知名遊戲網站IGN被爆抄襲YouTuber影片
文.圖/Cheng 2018-08-08 12:30:00
遊戲業最大媒體網站IGN(Imagine Games Network)昨天被踢爆最新遊戲評測影片疑似抄襲YouTuber影片架構,引起遊戲媒體圈譁然。
由Motion Twin研發的《死亡細胞》(Dead Cells)在經過一年多的早期測試後,昨天正式在PC、Xbox One、PS4和Switch平台上推出正式版,在媒體上獲得大量好評。IGN身為全球遊戲業最大媒體,往往在新遊戲推出前都可以搶先體驗,並且會在其YouTube頻道上發表關於該遊戲的評價影片,內容從風格、設計、系統特色等方面討論之,最後給予其最高滿分10分的評價。有鑑於《死亡細胞》近期吸引外界矚目,IGN當然也趕在遊戲推出後的第一時間就發布了關於該遊戲的評價影片,並且給予其將近滿分9.7分超高評價。
然而,小眾YouTube頻道Boomstick Gaming早在7月24日時便已上傳自己對於《死亡細胞》的評測影片,在IGN放出影片後不久,它就發現其影片內容無論是時間軸架構還是使用的文字旁白都和自己的影片類似,於是便上傳標題名為「IGN抄襲我的影片,我該怎麼辦?」的影片,引起各大媒體報導。儘管IGN目前已經將受爭議的影片和文字評測(IGN影片中的旁白內容)下架,但從Boomstick Gaming的影片中,還是可以看出兩者差異不大。Boomstick Gaming表示:「我影片的整個架構都被IGN抄去,而文字旁白只是用小學生就會的『換句話說』更改而已。」以下是節錄Boomstick Gaming自己的影片和IGN當初上傳影片的英文原文比對:
這段話原文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明《死亡細胞》的遊戲特色,可簡化為:「在遊戲中,玩家將不斷殺敵前進,玩家可能無法在每一次遊戲中都順利過關斬將,但努力會有回報,每一次的死亡都將在下一輪遊戲值回票價。」但從英文原文內容中可以看出,除了想要表達的意思一模一樣以外,部分單字更是直接挪用。而這還只是影片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筆者因為剛好也是愛看IGN評測影片的玩家,所以在IGN這部影片「被下架」前看過,加上Boomstick Gaming將自己和IGN的影片做即時比對,其實不難看出IGN整部影片的架構和文字使用基本上都和Boomstick Gaming相同。
IGN負責該影片的編輯昨天在自己的臉書上表示這是他進入IGN以來第一次編輯,並且也已經道歉。在經過一個晚上的審查後,IGN今天則是在官方Twitter中表示已經將他炒魷魚了,並且也為本次的事件向大眾道歉。
IGN的YouTube頻道在全球坐擁超過1,000萬名訂閱戶,相對之下,Boomstick Gaming僅僅不到3萬,很難想像IGN會做出這類抄襲的事情,IGN一向是許多玩家對於新遊戲的指標,今天爆出抄襲事件勢必會影響其聲譽。
不過另一方面,身為本次事件的主角,還是要為《死亡細胞》這款遊戲護航一下,人類的行為不影響遊戲的品質,筆者自己從去年遊戲進入早期測試後便持續有在遊玩,且官方不斷針對玩家回饋對遊戲推出更新和改進,是一款很不錯的遊戲,且現在為慶祝正式版推出,在各平台上都有推出8折優惠,售價不到600台幣,是一款很值得入手的遊戲。(個人失心瘋在PC和Switch上都買了....)
由Motion Twin研發的《死亡細胞》(Dead Cells)在經過一年多的早期測試後,昨天正式在PC、Xbox One、PS4和Switch平台上推出正式版,在媒體上獲得大量好評。IGN身為全球遊戲業最大媒體,往往在新遊戲推出前都可以搶先體驗,並且會在其YouTube頻道上發表關於該遊戲的評價影片,內容從風格、設計、系統特色等方面討論之,最後給予其最高滿分10分的評價。有鑑於《死亡細胞》近期吸引外界矚目,IGN當然也趕在遊戲推出後的第一時間就發布了關於該遊戲的評價影片,並且給予其將近滿分9.7分超高評價。
然而,小眾YouTube頻道Boomstick Gaming早在7月24日時便已上傳自己對於《死亡細胞》的評測影片,在IGN放出影片後不久,它就發現其影片內容無論是時間軸架構還是使用的文字旁白都和自己的影片類似,於是便上傳標題名為「IGN抄襲我的影片,我該怎麼辦?」的影片,引起各大媒體報導。儘管IGN目前已經將受爭議的影片和文字評測(IGN影片中的旁白內容)下架,但從Boomstick Gaming的影片中,還是可以看出兩者差異不大。Boomstick Gaming表示:「我影片的整個架構都被IGN抄去,而文字旁白只是用小學生就會的『換句話說』更改而已。」以下是節錄Boomstick Gaming自己的影片和IGN當初上傳影片的英文原文比對:
這段話原文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明《死亡細胞》的遊戲特色,可簡化為:「在遊戲中,玩家將不斷殺敵前進,玩家可能無法在每一次遊戲中都順利過關斬將,但努力會有回報,每一次的死亡都將在下一輪遊戲值回票價。」但從英文原文內容中可以看出,除了想要表達的意思一模一樣以外,部分單字更是直接挪用。而這還只是影片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筆者因為剛好也是愛看IGN評測影片的玩家,所以在IGN這部影片「被下架」前看過,加上Boomstick Gaming將自己和IGN的影片做即時比對,其實不難看出IGN整部影片的架構和文字使用基本上都和Boomstick Gaming相同。
IGN負責該影片的編輯昨天在自己的臉書上表示這是他進入IGN以來第一次編輯,並且也已經道歉。在經過一個晚上的審查後,IGN今天則是在官方Twitter中表示已經將他炒魷魚了,並且也為本次的事件向大眾道歉。
IGN的YouTube頻道在全球坐擁超過1,000萬名訂閱戶,相對之下,Boomstick Gaming僅僅不到3萬,很難想像IGN會做出這類抄襲的事情,IGN一向是許多玩家對於新遊戲的指標,今天爆出抄襲事件勢必會影響其聲譽。
不過另一方面,身為本次事件的主角,還是要為《死亡細胞》這款遊戲護航一下,人類的行為不影響遊戲的品質,筆者自己從去年遊戲進入早期測試後便持續有在遊玩,且官方不斷針對玩家回饋對遊戲推出更新和改進,是一款很不錯的遊戲,且現在為慶祝正式版推出,在各平台上都有推出8折優惠,售價不到600台幣,是一款很值得入手的遊戲。(個人失心瘋在PC和Switch上都買了....)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