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具
-
迎廣InWin 102極白透側機殼,高顏值時尚機殼!
迎廣科技InWin繼17年中推出了InWin 101機殼後,近期再推出InWin 101進階版機殼─InWin 102,InWin 102機殼追求低調極簡風格,除了101的蜂巢設計外,這次InWin機殼前方還有別出心裁的咬花設計,打造幾何與美學的激烈碰撞,搭配閃爍冷光的開機鈕,簡單中卻不失精緻質感,襯托出整體素雅氣質。 InWin 102的包裝毫不起眼,箱身只有102大字和咬花圖騰印在上頭,乍看之下很容易與InWin 101搞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迎廣這系列講究的正是簡單大方。 打開箱子後,映入眼簾的就是InWin 102 標誌性特徵─美麗的咬花設計,簡單的幾何圖形,巧妙得裝飾機殼;再往下可以看到其冷光設計的按鈕,透徹的冷光直射出,正面整體看來感覺相當別緻。 近來玻璃側板設計是各大品牌的主流機殼設計,高質感的強化玻璃結合於機殼中,讓內部零件看得一清二楚。無螺絲的快拆玻璃側板設計,輕拉兩側的扣件,提起側板,可輕鬆拆卸3mm厚的強化玻璃側板,為整體增添高質感的視覺效果, 除了美觀外,InWin 也注重實用性,機殼上方設有2.5”SSD 與3.5”SSD的空間,而可鎖於機殼的顯示卡支撐架,使顯示卡更加穩固,而側面後方尚有兩個2.5”SSD機架空間供使用者使用,這些設置有效簡化組裝,避免零件間相互干擾,使用者能更有效率的使用空間;除此之外,機殼底部還有防塵濾網,其可拆式的巧思,使得清潔機殼落塵更加方便。 散熱系統的效率影響主機運轉的能力,因此追求絕佳散熱效果也是重要課題,InWin 102的獨立上置的PSU擺放設計,遵循散熱對流的原理,有效得保護整體零件,不管是在側邊、後側、還是底部,都能加裝120mm風扇,整體最多加裝6顆120mm風扇,近年來散熱順帶散發耀眼光芒的水冷排當道,當然InWin 102也可以使用水冷散熱的設計。底部可加裝360mm規格的水冷排,水冷加上風冷的設計,提供機殼內部足夠的風量與更好的對流散熱環境,讓整體效益大大提升。 現今機殼市場可說是百家爭鳴,近年來電競風潮盛行於台灣,因此許多機殼也標榜電競效能,好的電競效能除了仰仗主機板或顯示卡等效能以外,機殼內部如何把零件巧妙安放也是一大重點,迎廣科技這次推出的InWin 102機殼不僅美觀且實用,有需求的使用者不妨考慮看看。 機種:102 產品型號: IW-102-White 顏色 :白 機殼形式:中直立式機殼 材質:SECC 環保鋼板、 ABS、 PC,、強化玻璃 主機板相容:12" x 10.5" ATX, Micro-ATX, Mini-ITX 介面卡擴充槽:PCI-E x 7 最高相容性:VGA Card Length : 421mm (Maximum) VGA Card Length : 305mm (With Side Radiator) CPU Heatsink Height : 160mm 前置輸出/入埠:2 x USB 3.0、HD Audio 隱藏式磁碟槽:2 x 3.5"、2 x 2.5"(Max. up to 4 bays) 散熱系統相容:1 x 120mm Rear Fan / 120 mm Radiator 2 x 120mm Side Fan / 240mm Radiator 3 x 120mm Bottom Fan / 360mm Radiator 電源供應器相容:PSU: ATX12V( Length up to 200mm) 產品尺寸(高 x 寬 x 長):445 x 220 x 480 mm (17.5" x 8.7" x 18.9") 淨重 :7.35kg / 16.2lb 廠商名稱:InWin - 迎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22-989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開箱實測,十一月份話題霸主外觀搶先看!(效能數據版)
在趨於轉涼的10月底、11月初,顯示卡的市場話題可一點都沒有轉涼,AMD於之前推出的RADEON RX VEGA 64以及56強勢與NVIDIA在顯示卡戰場上掀起全新一波的戰火,而NVIDIA也不甘示弱,曾聽聞說N家準備要推出全新2系列全面備戰,不過大家都猜錯啦!要在10月底推出的是這個──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在外觀開箱完之後於12月補上效能數據) 小編也知道各位玩家們都等不及想要看到關於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實體樣子,不過怎麼能夠都不看外觀就直接進入正題呢!(沒有情趣會被討厭喔?XD),所以在看到顯示卡本體之前,還是帶著大家看一下基本的外箱包裝,希望不要又被網友說寫一大堆重複的話。(幫QQ) 拿到一張全新的顯示卡最重要除了產品的型號之外,還有所具備的風扇、視訊輸出、散熱效果等等,小編簡單的敘述一下關於這張顯示卡基本的規格及資料吧!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採用的是GeForce GTX 1070 Ti繪圖晶片,一樣採用的是16nm的製程;Core Name為GP104-300,GPU的時脈可以達到1683/1607MHz,而記憶體容量為8GB、採用GDDR5 256-bit的介面,記憶體時脈則為8008MHz,目前MSI所公佈的預購售價為新台幣16,590元。基本規格結束了,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小編這一次拿到這張顯示卡相當興奮,不過因為與NVIDIA的NDA關係,在效能數據上還沒辦法公佈給各位玩家們知道,不過我也幫各位玩家們準備好了基本的規格比較,從GeForce GTX 1080Ti至1050Ti的比較,連售價也一併附上。想知道效能數據跑分、以及各款遊戲的FPS究竟落在多少,就請各位玩家們在稍等幾天,鎖定,小編的評測文會準時上線的!(應該吧......) 各位玩家們是否等了很久關於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的效能數據比較,小W編當然沒有忘記,因為在第一時間只能先將顯示卡的外觀給各位玩家們看,礙於NDA是不能公布數據的,不過,已經來到12月了!誰還管這些?那我們就來看效能評比吧!首先先看到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究竟icx的技術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產品型號: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279x 140 x 42 mm ●電源連接器:1組8 pin、1組6 pin電源接頭 ●保固:五年(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MSI微星科技 廠商電話:0800-018-880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16,590元
-
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開箱實測,來自香港最強散熱能力的橘色猛獸!
在NVIDIA正式推出GeForce GTX 1070 Ti的顯示晶片之後,小W編這邊也寫過了相當多張的顯示卡,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間廠商非常特別,這是一間來自香港的廠商,在台灣目前還沒有辦法於各大店面找到他們的身影;不過,小W編還是用了各式方法拿到了由ZOTAC所推出的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這間從香港而來的廠商ZOTAC,為栢能集團(PC Partner)旗下的一個子公司,產品主打電競領域。從ZOTAC的Logo和產品設計來看,可發現與台灣廠商有著相當不同的設計語彙,使用的配色也相較於台灣而言較為大膽。從上一張外盒的產品封面就能夠略窺一二,究竟它所準備的1070 Ti有哪些地方和我們平常看見的有不同呢?就讓我們來開箱吧! 看完了這麼多前言的介紹之後,怎麼可能這麼快讓各位玩家們看見顯示卡的實體,吊胃口一直都是小W編的專長啊!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採用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繪圖晶片,具有2432 pixels,在晶片的時脈為1607MHz至1683MHz;在記憶體的部分,則具有8GB 256-bit的GDDR5記憶體,時脈可以達到8008MHz,在視訊輸出端的部分則有1個DVI-D、1個HDMI和3個DisplayPort,需要2組8-Pin的電源接頭才能夠驅動,TDP(設計功率)為235W,電源供應的方面較為吃力。 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的外觀一樣採用相當有個性的設計,在風扇上也使用到3組,其PCIe的保護套以及視訊輸出端的套子都是使用鮮豔的亮橘色,真的是讓人為之一振呢! 在散熱的設計部分,這一次採用的是3組風扇的設計,有著自家的特殊名稱叫做:「EKO FAN」,在官方的數據當中有提到,因為這樣的設計能夠幫助進風量多增加30%的效能,而在每一組風扇的扇葉之上,也有著特殊紋路的設計,幫助風扇在顯示卡上能夠有更好的散熱效果,且在設計上也提供風扇相當好的靜音性。 看完了基本的顯示卡外觀以及風扇之後,當然是要把散熱系統從顯示卡上卸下,讓各位玩家們一圓平常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在超頻的部分,當然身為一間有出GTX 1070 Ti系列顯示卡的廠商,怎麼能夠沒有專業的軟體來做調整呢?ZOTAC自家推出的「FIRESTORM」,在介面上能夠非常快速的做調整,可依照玩家自己的需求做設定以及記憶,除了GPU的時脈能夠做調整之外,在風扇的轉速上也能夠做要求,不過更特別的是,連RGB LED的燈效也可以在他們的軟體一併做更換,在使用上確實相當方便好用。 各位玩家們一定相當期待這款從香港來的顯示卡究竟效能表現上是不是能夠與台灣的廠商們一戰。畢竟台灣確實也是以科技產業起家,這個效能的比拚一定精采可期!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在ZOTAC獨家的「EKO FAN」技術上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在實測過後,來說說小W編自己本身的結論吧!在各家的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自製顯示卡當中,ZOTAC的這張顯示卡確實保有相當低的工作溫度,其經過FurMark燒機了一段時間之後,只有攝氏52度的作業溫度,就是因為其散熱系統非常的強力,因此在顯示卡重量上,相較於其他家的顯示卡也確實較重。不過,瑕不掩瑜,整體而言是一張非常值得購買的顯示卡,不過首先,你要先有香港的朋友!(小W編臭邊緣沒朋友幫QQ) ●產品型號: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325 x 148 x 56.6 mm ●電源連接器:2組8 pin電源接頭 ●保固:三年 廠商名稱:ZOTAC 索泰 廠商電話:+852 2799 8011 (栢能集團)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港幣4,099元
-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實測開箱,玩家們你還不拿SCAR玩「PUBG」就太弱啦!
相信近期有在玩《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以下簡稱:PUBG)都知道,在遊戲當中有一把名稱為「SCAR-L」的槍,其名稱就是「特種部隊戰鬥突擊步槍」的英文四字簡寫,是一把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現代步槍,而ASUS ROG在電競筆電的系列命名上採用了槍枝的名稱,從中就能發現,此款筆電就是為了FPS遊戲而生! 這款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電競筆電,是於今年2017年10月推出的最新系列電競筆電,而這次與小W編上一次介紹的為兄弟機種,不過我們上一次只收到了筆電而已,不過這一次整箱都拿來開箱囉! 在收到產品的時候小W編非常興奮,不知道各位玩家們有沒有記得我曾經到過這款(裡面有很多漂亮的華碩員工XD),其中就有提到購買筆電的話還會贈送一個專屬於ROG的電腦後背包,上一次開箱HERO版本時沒有看到,這一回終於讓我見到廬山真面目了吧! 看完了外盒以及附贈的背包之後,回到小編這一篇文章的主軸,我們要介紹的是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這台筆電,在紙箱的另外一側就擺放著筆電的外盒,那就來開箱吧! 在介紹實際機種之前,小W編先幫各位玩家們準備一些基本的規格介紹認識一下這台專為FPS遊戲而生的電競筆電。其採用的是第七代Intel Core i7-7700HQ的處理器、具有16GB內建的DDR4-2400記憶體,並且提供可擴充至32GB的空間;採用的顯示卡有2種:其一為NVIDIA GeForce GTX 1060的繪圖晶片,並且搭配6GB的GDDR5記憶體;第二種為NVIDIA GeForce GTX 1050,記憶體4GB的版本;而這次拿到實測的版本為1060。講完基本的硬體規格介紹之後,就該讓各位玩家們看實機囉! 在螢幕的配置使用上,專為喜愛FPS遊戲的玩家而設計,採用了15.6吋的Full HD(1920x1080)IPS型100% 廣色域面板,並且具有120Hz的更新率;在擴充埠的部分,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提供1組USB 3.1 Gen1 Type-C、4組USB 3.1 Gen1 Type-A、並且還具有HDMI 2.0和Mini DispalyPort 1.2連接埠,除了這些基本的擴充埠之外,產品本身還提供了1組Kensington安全鎖、3.5mm音訊插孔、RJ45的網路連接埠以及二合一的讀卡機,讓這台電競筆電達到相當完整的擴充。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在散熱的設計上也相當注重,配備智慧散熱風扇的設計,安裝多條散熱管以及雙風扇,並且利用軟體以及雙風扇所具備的自動調整散熱系統,將運作時所產生的廢熱快速散出,讓系統在激烈的打鬥或是高負載量的狀況之下,仍然能夠順創且穩定的運行,給玩家最完整的遊戲體驗。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的鍵盤區採用的是全新薄膜式鍵盤設計,配備4個快速鍵以及4個客製化的RGB背光區,可以透過自家的Aura Core軟體,可設定鍵盤RGB的燈光效果,不論是呼吸或是單區設定都沒問題。並且在筆電當中也搭載ROG GameVisual的軟體,提供了六種預設工具,讓玩家們能夠依照喜好套用於各種遊戲中。在這樣相當廣角的螢幕顯示之下,有著更好的色彩精準度和保真度,給予玩家最好的畫面體驗。最後最重要的就是,ASUS ROG所自己開發的Game Center軟體,可以調整各式各樣的設定,不論是風扇、頻率或是釋放記憶體,都只需要一鍵就能完成!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最近在玩《絕地求生》的時候有沒有跳槽到他們的測試伺服器上?小W編這幾次玩下來實在是太順了,還有沙漠地圖和繁體中文可以玩,不過每次出遠門都沒有辦法在晚上的時候與朋友同樂,那今天ASUS ROG推出的這款STRIX SCAR Edition電競筆電,就是要幫助玩家們解決這樣的困境,所以我們就來實測它究竟有沒有辦法應付吧! 首先在看到它的效能表現時,小編準備了關於其電腦基本配備的相關資訊,玩家們可以先透過CPU-Z、GPUZ以及CrystalDiskinfo軟體,來檢測這次所使用的硬體配備: 除了基本硬體資訊檢測之外,小W編當然也有準備各式各樣的軟體進行效能測試,不論是針對系統本身或是遊戲,附上這一次實測的軟體為AIDA 64、Sandra Lite、PCMark 7、PCMark 8、PCMark 10、3DMark、VRMark、FurMark、steamVR TEST、CrystalDiskMark等等軟體,遊戲的部分小編則測試了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奇點灰燼)、Hitman (殺手47)、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全境封鎖)、For Honor以及現在最「夯」的《鬥陣特攻》(OverWatch)和《絕地求生》(PUBG)。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在系統的表現上相當不錯,開機速度上也因為具有PCIe 3.0 x4的M.2介面的SSD,整體非常有感,而搭配著Intel Core i7-7700HQ、16GB DDR4-2400記憶體表現相當優異。整體而言,這款專為FPS玩家所設計的電競筆電,能夠讓玩家們不僅只有「玩遊戲」的功能,透過120Hz更新率的螢幕以及NVIDIA GeForce GTX1060 6GB的獨立顯示卡,讓玩家們在遊玩FPS作品時,能夠有著非常享受的表現,尤其最近《絕地求生》(PUBG)也將於2017年12月20日正式上市成為正式遊戲,對於喜愛FPS遊戲或影音處理的玩家們,此款筆電拿去宿舍或是放在家裡使用,絕對滿意!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57,900元
-
AKiTiO Thunder3 Quad X實測開箱,使用Thunderbolt 3介面的全金屬超高質感DAS工作站!
各位玩家們在選擇筆記型電腦的額外儲存裝置時,不知道會選擇什麼樣的產品,譬如說最簡單的USB介面的隨身碟或是行動硬碟還是只使用內建的儲存裝置而已呢?各位玩家們在選擇的時候其實還能夠選擇DAS(直連儲存裝置),今天,小編就要來幫各位介紹AKiTiO的全新產品! 小編在從同事的手中接獲這項產品的時候,實在差點沒嚇死,整個產品真的非常的重,小W編於是相當好奇的想要知道這產品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一台具有Thunderbolt 3介面的DAS呢!事不宜遲,小編這就來幫各位開箱囉! 在看基本的產品開箱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台AKiTiO Thunder3 Quad X具有什麼樣的規格吧!這項產品為使用Thunderbolt 3連結的DAS,具有4-Bay的硬碟插槽,可以支援2.5吋以及3.5吋的SSD以及HDD,建議使用單一容量的儲存裝置,可以80GB至10TB;連結的輸出口則支援了2組40 Gbps的Thunderbolt 3以及1組21.6 Gbps的DisplayPort 1.2,並且能夠支援Windows 7/10以及macOS 10/12.4或是之後的版本,至於在磁碟陣列的部分,只能夠支援系統所能提供的磁碟陣列。講完這麼多規格介紹之後,我們就進入正題開箱吧! 看完了基本的實機之後,小W編也準備了4顆硬碟準備幫各位玩家們實測效能以及使用;但在實測之前,我先來帶各位玩家們實驗一下該如何安裝硬碟上AKiTiO Thunder3 Quad X,其採用的設計需要使用到螺絲將硬碟固定在硬碟支架上,在穩定性上只要有將螺絲鎖緊,就不會發生脫落等問題。 這台透過Thunderbolt 3連結的DAS,在使用上的測試平台採用的是筆電,為Razer Blade Pro F2的主機(等小W編來寫這台近逼14萬的筆電),我們還是把重點拉回此台DAS身上。在測試之前要先向各位玩家們提到,此款DAS沒有辦法支援自己的磁碟陣列,而是根據您的系統能使用什麼樣的磁碟陣列就支援什麼。所以小W編幫各位嘗試使用Windows 10 Home系統當中的JBOD以及RAID 5兩種,並且親自實測數據,底下也會附上如何透過系統製作磁碟陣列喔! 此次的產品在本身的主機板上並沒有能夠支援磁碟陣列的設計,必須依靠著各位玩家們連結的系統內建的磁碟陣列做選擇,而小W編這一次所使用的Windows 10 Home系統,提供了JBOD、RAID 1及RAID 5的選擇,接下來就教各位玩家們如何使用系統建立磁碟陣列囉! 最後小W編也幫各位準備好了在不同的磁碟陣列下的效能實測,也使用了6款硬碟測試軟體進行實測,分別是:CrystalDiskMark、ATTO Bench、Anvil's Storage Utilities、HD Tune Pro 5.5、AJA System Test、FastCopy等,也藉由軟體檢視硬碟相關的資訊,而這次小W編將其作成表格,在觀看上較為簡潔,各位玩家們就不用一直刷圖囉! 看完效能數據的表現之後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使用RAID 5的磁碟陣列時,可以有相當優異的讀取表現,也因為透過Thunderbolt 3的方式作為連接,其速度較為一般的USB 3.0快,但是也因為需要做同位的分散寫入,在寫入的表現相對起來基本上都沒有法突破100MB/s,不過相對的資料也有一定的保護。而在JBOD的情況之下,可以很明顯發現在讀取以及寫入的速度就較為平均。 在這幾天的實測之後,小W編這邊有幾點簡單的心得與各位玩家們分享。首先是在質感表現的部分,對於一般都採用塑膠的產品有著天壤之別,全機採用鋁金屬的設計,雖然重量上也有著一定分量,不過質感表現確實沒話說。再者,透過利用螺絲固定硬碟的方式,達到較好的穩定性。 最後,這款DAS能夠支援Windows 7/10和macOS 10/12.4等作業系統,玩家可依照自己的作業系統來製作不同的磁碟陣列,讓玩家能夠馬上製作出具有備援能力的高容量儲存空間。因此,若是玩家們最近有想要擴充自家儲存容量,且必須具有高速傳輸能力,以及容錯功能的話,AKiTiO Thunder3 Quad X可說是不錯的選擇。 ●產品型號:AKiTiO Thunder3 Quad X ●顏色:灰 ●型式:桌上型 ●USB連接埠:2組Thunderbolt 3 Type-C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7/10、macOS X 10.10以上 ●支援磁碟規格:最大4組3.5吋SATA I/II / III硬碟 ●尺寸:222 x135 x242mm ●散熱風扇尺寸:220mm ●外接電源:AC Input-100-240VAC/2A/50-60Hz、DC Input +12V/16.6A/120W ●附件:Thunderbolt 3連接線、電源線、束繩、硬碟支架螺絲、快速安裝指南以及警語標示 ●保固:2年 廠商名稱:AKiTiO 艾客優品 廠商電話:0800-890-828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13,800元
-
Google Pixel 2實測開箱,評為「地表最強」相機來與iPhone 7 Plus相機一較高下!
各位玩家們若是有在關注手機市場的話,一定知道在今年(2017)的Google大會上,預告了「Pixel 2」的登場,但是非常可惜的並沒有在台灣沒有上市。而時序也從10月4日至今日,小W編有幸在前些時日經一位苦於手機一直重開機、人帥真的很好、有夢和有愛心的好朋友(有想要認識他的可以私訊小編-///-),在他挑選全新手機時,聽到了Google Pixel 2的名字,毫不猶豫的在他到手前搶先做實測開箱,為此他還多晚了一天才能夠換上新手機,小W編誠摯的感謝他! 這次拿到這台手機真的非常開心,尤其可以拿到在台灣並沒有代理或是進口的產品,雖然小W編自己本身所使用的是iPhone 7 Plus(好險沒有更新到iOS 11跟著大家轉圈圈XD),但是對於這隻在相機的部分預告比iPhone還強的Google Pixel 2還是有所耳聞且相當有興趣。講了這麼多,我們就來開箱手機吧! 首先在看手機本體之前,小W編先帶各位玩家們一看基本的規格,Google Pixel 2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為Qualcomm Snapdragon 835 (高通驍龍835)、記憶體為4GB、儲存空間有64GB以及128GB的版本,小編這一次拿到的為64GB,在螢幕的使用上為Full HD的5吋高畫質的AMOLED螢幕(441ppi),並且支援持續待機的功能。而在重量上相當輕薄,只有143公克;最後,在電池的容量為2700mAh,整體來說規格相當不錯,那我們就來看實機吧! 看完了基本的硬體規格以及實機樣貌後,小W編是一位技術編輯,當然要來測試一下關於其基本的效能,我這次使用了一些手機上也能夠下載的軟體做簡單的評測,包括了CPU-Z、Geekbench 4等等的軟體,那我們就來看他實際的分數吧! 在看效能實測的部分,小編首先使用CPU-Z檢測基本的硬體配件,除了中央處理器之外,還有關於螢幕、系統軟體、電池以及感應器等等的相關資訊,偷偷看Google會不會說謊(不要亂講話啦!XD) 之後根據小W編朋友的線報指出,在使用上,其具有相當好的順暢性,雖然偶而會發生一些閃退的狀況,但是整體在多工處理的部分表現相當不錯,小W編也有偷偷拿來玩遊戲以及使用聊天軟體,幾乎沒有出現卡頓感,那看完使用者體驗之後,我們來看看測試軟體的評測分數吧! 在Google Pixel 2上還有一個相當不錯的功能,就是「Google Lens」,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功能,對於習慣使用手機拍照的玩家們真的非常好用,在拍照的過程當中,若是有出現稍微有名的連鎖店或是地標,Google會自動的幫你偵測此場景的基本介紹,小編馬上為各位示範! 看完了「Google Lens」的功能之後,各位玩家們還記得Google Pixel 2被各式評論今年的手機當中,具有最強相機的代表,那小W編怎麼能夠錯過機會幫各位玩家們評比看看究竟如何?這一次的對照組為iPhone 7 Plus的雙鏡頭相機,實際測試了夜拍、日拍、室內以及自拍鏡頭的四個部分,那就讓我們來看各自的對比圖究竟如何吧! 經過了這麼多的測試以及實際使用上,小W編覺得在使用的體驗上確實給了使用者們相當優良的體驗:搭載的Android 8.0的系統,以及Qualcomm Snapdragon 835的處理器,確實在體驗上非常舒服,APP反應的速度很快;在相機的表現上也是可圈可點,連我的朋友自此之後都愛上拍照了!不過真的相當可惜的事情是,在台灣並沒有能夠購買的據點,若是想要購買的話可能就要尋找代購或是託人從國外寄會來。不過Google Pixel 2如此優異的表現,若是最近玩家們有想要換手機的,代購一隻回來絕對讓你愛不釋手! ●產品型號:Google Pixel 2 ●操作系統:Android 8.0.0 ●CPU:Qualcomm Snapdragon 835 8核心、(4* 2.5GHz Qualcomm Kryo CPU + 4* 1.8GHz Kory) ●RAM:4 GB ●內建記憶體:64 GB或128GB ●面板尺寸:5吋Full HD高畫質AMOLED ●玻璃材質:康寧大猩猩玻璃5 ●主相機:1,220 萬畫素、1.4μm、f/1.8、光學與電子影像穩定技術、雷射自動對焦、Dual Pixel 相位檢測技術 ●防水係數:IP67防水防塵 ●尺寸:145.7mm x 69.7mm x 7.8mm ●重量:143g ●顏色:純粹黑、晶瑩白、亮眼藍 廠商名稱:Google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649美元
-
ASRock DeskMini GTX 1060實測開箱,只需2.7公升,就能給你滿滿超值效能!
在台灣房價爆炸的這個時代,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想要在自己的家中擺上一台電視、MOD、數據機、電腦、螢幕等等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會佔用到家中太多的空間,那各位玩家們就需要一台小小的電腦卻有大大的效能,這時,ASRock DeskMini GTX 1060來到了各位玩家們面前! 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都相當期待這一款ASRock DeskMini GTX 1060的開箱,其實小W編在一開始的時候以為這是一款已經可以直接使用的電腦,直到後來經過查資料才了解到,原來這種產品被玩家們稱為「準系統」的產品,提供的就是非常省電的電源供應、不佔大空間的主機板,和一張MXM介面的NVIDIA GeForce GTX系列的顯示卡,玩家們需要自備的是CPU、記憶體以及儲存裝置,這樣就是一台具有相當不錯效能的小電腦囉! 看了這麼多配件的部分,小W編終於要帶大家來看產品本體開箱了,在看基本的ASRock DeskMini GTX 1060開箱前,先來看看產品這次的基本規格吧!主機板所採用的是B250M-STX,在CPU插槽的部分採用的腳位是LGA1151,但是這次只能夠相容於第六(Skylake)、第七代(Kaby Lake)的Intel處理器,還沒有辦法相容於最新的第八代(Coffee Lake)處理器,主機板晶片組的部分則採用的是B250,記憶體插槽的部分則採用SO-DIMM的DDR4記憶體,最大容量能夠支援雙通道32GB,相當特別的是,小編這次拿到的ASRock DeskMini提供了NVIDIA GeForce GTX 1060的顯示卡啊!來看本體開箱吧! 既然已經講完大略的基本規格之後,小W編就要帶大家來看這款ASRock DeskMini的外觀開箱囉! 看完了外觀之後,別忘記這一台可是「準系統」,還有一些電腦硬體配備需要自己添購組裝上去,所以在機殼的拆卸容易與否就顯得相當重要。而ASRock DeskMini在卸下機殼的時候相當方便,只需要將四顆螺絲轉下就能夠將主機板整個抽出,讓玩家們在安裝剩下的零組件時,非常方便呢! 而簡單的看過卸下外殼的主機板之後,小W編對於拆卸電腦硬體配件非常的情有獨鍾,所以這一次當然也要將所有的零組件都卸下,讓各位玩家們一探在主機板上的配置到底如何! 在進入效能測試之前,小編這邊要先公布這次所使用的測試平台配備,在記憶體、CPU以及儲存裝置的選擇上能夠依照各位玩家們個人的需求做調整,不一定要依照小W編的配置下去使用,那我們就來看效能表現以及測試平台吧! 處理器:Intel Core i3-7350K 4.2GHz 2C/4T 主機板:ASRock B250M-STX MXM 記憶體:HyperX Impact SO-DIMM DDR4 2400 8GB x2 kit @ 2400MHz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GPU:1405/1671/Mem: 2002) SSD:Plextor PX-512S3C 512GB (SATA)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基本的測試平台之後,小W編也準備使用CPU-Z和GPUZ以及Windows系統內建的基本訊息: 看完基本的系統及硬體訊後,小編也準備了許多基本的檢測資訊幫各位玩家們先行測試效能數據,使用的軟體有PCMark 7、PCMark 10、CineBench R15、wPrime、AIDA 64、Sandra Lite 2017、FurMark,接下來就看一下其基本系統運作使用在測試上的表現吧! 既然都有FurMark的測試了,小W編當然要幫各位測試一下若是真的想要拿來玩遊戲的話究竟表現如何,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這張顯示卡是否能夠應付。在MXM的顯示卡部分能夠選擇的畫質只有4K以及Full HD,那我們就來看看表現如何吧! 經過了小W編長時間的測試與相處之後,發現它有許多的優點,不論在耗電量或是所需的空間,都非常的小,很適合像我這種很討厭居住空間被壓縮的人,能夠有一台小小的電腦主機。而ASRock在主機板上的造詣確實相當不錯,以小塊主機板的市場而論,確實獨領風騷。玩家們若不需要有額外的RGB燈效、額外用不著的擴充槽,想要的是在極簡的擺設下還能夠享受到高效能的表現,那這項產品,絕對值得入手! ●產品名稱:ASRock DeskMini ●處理器腳位:LGA 1151 ●晶片組:Intel B250 ●記憶體插槽:4 x DDR4 ●儲存埠:2組 SATA3 6.0 Gb/s、2組PCIe Gen3x4 M.2、1組SATA III M.2 ●USB埠:3組USB 3.1 Gen1、1組USB 3.1 Gen1 Type-C ●網路埠:1組Intel Gigabit I219V LAN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顯示卡記憶體容量:6 GB GDDR5 ●尺寸:Micro ATX ●官方保固:一年 廠商名稱:ASRock -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26,290元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開箱實測,只需8-Pin電源就有絕佳效能!
小編在今年的年末最期待的一件事情除了聖誕節和過新年準備領紅包(還很久好嗎?)之外,就是可以拿到各家廠商推出的全新GeForce GTX 1070 Ti顯示卡,這次我們來看看GIGABYTE所推出的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吧! 近年來,在電競的蓬勃發展之下,玩家們也逐漸重視電腦配備的重要性,也因應著遊戲大作的效能需求更高,在玩遊戲時又相較於之前更仰賴顯示卡的表現。技嘉當然也注意到了各位玩家們在遊戲上的需求,所以與NVIDIA拿到最新的GeForce GTX 1070 Ti晶片組之後,馬上推出了自製的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那我們就來開箱吧! 在看到顯示卡本體的樣子之前,先看一下基本的規格吧!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使用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繪圖晶片,具有2432 pixels,在晶片的時脈為1607MHz至1683MHz,使用AORUS的超頻軟體時脈可以來到1632MHz至1721MHz;在記憶體的部分,則具有8GB 256-bit的GDDR5記憶體,時脈可以達到8008MHz,在視訊輸出端的部分則有1個DVI-D、1個HDMI 2.0和3個DisplayPort 1.4,需要1組8-Pin的電源接頭才能夠驅動,建議使用的電源供應器為500W以上的。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搭載的是「技嘉風之力」三風扇的散熱系統,配置了2根高效能純銅熱導管,純銅熱導管直觸GPU,並且採用獨特的刀鋒造型風扇以及風扇停轉功能等散熱技術,大幅提升了散熱能力。 在GIGABYTE自家也有推出關於顯示卡的軟體,「AORUS Graphics Engine」提供簡單清晰的監控畫面,玩家可以輕鬆調教核心時脈、記憶體時脈、風扇運作模式以及燈光效果等等,接下來就要帶各位玩家們來實測一下軟體的介面。 當然在看完散熱的風扇以及軟體之後,我們就要卸下他的散熱系統之後,小編當然要幫各位玩家們看一下晶片的本體和顯示卡板上的編排。 顯示卡拿回來最重要除了超頻、散熱和晶片組之外,最重要就是效能了!小編這邊當然也準備了效能的測試,接下來就來看一下在各款遊戲以及測試軟體的分數和FPS,小編提供我使用的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軟體跑分數據之後,各位玩家們一定最在乎的就是在遊戲上會不會遇到有什麼狀況,或是FPS的表現究竟如何,那小編實測了10款遊戲作為依據,讓各位玩家們能夠快速發現這張顯示卡的表現究竟如何。 徹底將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檢驗過之後,小編認為三風扇在散熱上面確實有著不錯的表現,在耗電量也只需要1組8-Pin的電源接埠,在各式的遊戲當中保持的FPS也都在30幀數之上。若是玩家們喜歡RGB LED燈效以及能夠超頻的軟體搭配,效能幾乎能夠追上GTX 1080! ●產品型號: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Port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266x 128 x 52.5 mm ●電源連接器:1組8 pin電源接頭 ●保固:四年(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GIGABYT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15,990元
-
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開箱實測,堅固耐用又抗壓的玩家級顯示卡
在今年(2017)的11月,NVIDIA推出了自家全新一代的GeForece GTX 1070 Ti晶片組,而各家顯示卡廠商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幫自家的顯示卡提升買氣。小編這一次拿到的顯示卡是EVGA(艾維克科技)的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為具有獨家iCX專利技術的版本,接著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相信各位玩家們在選擇顯示卡的時候,一定會看見各式各樣的牌子,而相信大家也對「EVGA」絲毫不陌生,在晶片組相同的情況之下,選擇上就必須從記憶體容量、散熱、顯示卡長短或是售後服務等等來做考量。今天要介紹的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小編就不先破題了,就讓我們看下去! 各位玩家們一定很期待可以趕快看到顯示卡的本體對吧?但是在介紹基本的顯示卡外觀時,小編先介紹一些基本的規格給大家,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採用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繪圖晶片,具有2432 pixels,在晶片的時脈為1607MHz至1683MHz;在記憶體的部分,則具有8GB 256-bit的GDDR5記憶體,時脈可以達到8008MHz,在視訊輸出端的部分則有1個DVI-D、1個HDMI和3個DisplayPort,需要2組8-Pin的電源接頭才能夠驅動,TDP(設計功率)為235W,在耗電量上稍微高出了一些。聽完小編的「規(ㄖㄨㄥˇ)格(ㄧㄢˊ)」之後,我們就來看照片吧! 外觀因為採用的是雙風扇的設計,且風扇結合了EVGA獨家的iCX專利技術,不只具有正面的散熱鰭片或風扇,顯示卡的背後也有背蓋做保護,在顯示卡的保護以及散熱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在散熱的設計上,廠商這次在產品上採用的是自家專屬的iCX散熱方案,其特別之處在於它的PCB板子共佈了9組溫度感應器,搭配多組的MCU,可達配其EVGA的監控軟體,來進行風扇轉速的調整以及監控,讓玩家更清楚了解顯示卡的運作狀態,包括GPU與其他重要元件的溫度監控,以及與其他設備互動和非同步的風扇控制,都能透過EVGA的軟體來一覽無遺!更特別之處在於,此卡能夠透過互動式的散熱LED顯示系統,讓玩家們了解在散熱上的溫度警示。讓玩家不只是超頻或是一般運作上,都能馬上獲得最即時的資訊,達到人卡合一的境界! 除了散熱有著獨家的技術之外,EVGA在1070 Ti上也準備新一代的「EVGA Precision XOC」,從上一代的「EVGA Precision X」重新蛻變,專為NVIDIA Pascal架構量身打造的軟體,在調整GPU時脈以及記憶體頻率上相當簡單,甚至連風扇都能夠手動作調整。而小編當然也馬上實測解開封印,將GPU時脈提升整整200MHz的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效能,在3DMark測試Time Spy Extreme的項目,達到了媲美GTX 1080的效能! 小編知道各位玩家們一定很想看一下在顯示卡內部的布局,畢竟這張顯示卡也要價新台幣16,490元,自己拿來打破保固實在是太不划算了,所以這件事就交給專業的小編吧! 當然拿到顯示卡除了外觀和幫他們脫去散熱鰭片、風扇以及背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各位玩家們看看關於其效能,小編這就不多話,馬上與各位介紹測試平台之後就來看看數據吧!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究竟iCX的技術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在實際使用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之後,小編發現在散熱的部分確實有著不錯的表現,雖然在耗電量上稍微吃重,不過在效能的表現確實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尤其在3DMark中的Stress Test使用Time Spy Extreme作為壓力測試,能夠達到99.7%的通過率真的是相當優異!EVGA也將顯示卡的保固拉長至5年(上網註冊),各位玩家們有需要準備一張顯示卡來玩近年來推出的大做遊戲嗎?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值得加入欲購清單! ●產品型號:EVGA GeForce GTX 1070 Ti FTW2 GAMING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266x 128 x 52.5 mm ●電源連接器:2組8 pin電源接頭 ●保固:五年(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EVGA 艾維克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2868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16,490元
-
ASRock Z370 Taichi開箱實測,記憶體超頻突破4100MHz,與Intel 8代處理器雙雄合璧的「太極」精品!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還記不記得,PCDIY!的Bill編輯曾經介紹了一款由華擎所推出的Z370 Killer SLI嗎?(忘了的玩家們可以複習喔!)若是還有印象的玩家們,這一次,小編準備給各位的是由ASRock(華擎)所推出的頂級主機板:Z370 Taichi,準備與Intel全新的8代處理器來個「雙雄合璧」! 在Intel放出有關於Coffee Lake處理器的消息之後,也提到了在腳位上雖然依舊為LGA 1151的腳位,但在腳位編排上有一些差距,所以只能對應全新的Z370晶片組,目前也只有推出此款晶片組,所以若是想要更新電腦的玩家,連主機板也要一併做更換,這時,ASRock Z370 Taichi的選擇,就出現在各位玩家們的選購清單之中了!那話不多說,就讓小編在今天趕快帶著各位玩家們一同開箱啦! 在看主機板本身的照片以前,先聽小編唸唸規格介紹一下,這次在ASRock Z370 Taichi上,CPU插槽採用的是LGA 1151的腳位,並不能相容於其他相同腳位的主機板,必須要搭配Z370晶片組。而在記憶體插槽的部分,支援4組雙通道的DDR4記憶體,最高可以支援至4333MHz,並且從2133至2666MHz都能夠支援,最大可以擴充至64GB;在擴充槽的方面,提供了1組PCIe 3.0 x16、1組PCIe x8、1組PCIe x4以及2組PCIe 3.0 x1、8組的SATA埠和3組的Ultra M.2插槽。最後在I/O埠的部分,提供1組CMOS鍵、1組PS/2鍵鼠埠、1組HDMI插孔、1組DisplayPort 1.2插孔、USB 3.1 Gen2 Type-A和Type-C各一組、4組USB 3.1 Gen1、2組RJ-45網路接埠以及5組HD音訊插孔。 除了基本的規格之外,ASRock Z370 Taichi也有許多相當棒的特點,首先先看到音效的部分,採用了華擎自家的天籟美聲4代(Purity Sound 4),除了採用最新的Realtek ALC1220音訊解碼晶片,並且支援7.1聲道,在左右聲道使用不同的PCB層,為的就是給予玩家最純淨的音質;而在主機板上也附有能夠直接啟動XMP的開關,並且提供了相當多的軟體支援,除了RGB LED燈的控制之外,還有相當多的軟體能夠從APP Shop中抓取,甚至連BIOS以及驅動程式的更新黨都能找的到,真的是非常適合懶人小編我呢! 除了外觀、規格、特色之外,各位玩家們與小編都相當期待這一次的ASRock Z370 Taichi究竟在效能的表現上有怎麼樣的表現,在看效能評測數據之前,先和各位玩家們報告這次所使用的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11G (GPU:1544/1658/Mem: 1376)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為求公平,在所有Z370的主機板上,小編的評測都採用Intel Core i7-8700K、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以及MSI 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11G,那麼先用CPU-Z檢視一下電腦的基本設置吧! 小編接著實測了3DMark、VRMark、PCMark 7、PCMark 10、AIDA 64、Sandra Lite、CineBench R15、wPrime、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奇點灰燼)、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全境封鎖)等等 既然提到了ASRock的主機板,怎麼能夠忘記它們在記憶體上超頻的調教,這一次小編所使用的記憶體為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作為測試對象,再利用AIDA 64所提供的Cache&Memory Benchmark測試在記憶體的表現吧! 小編最後將時脈從記憶體原本的3200MHz整整突破了900MHz,提升到了4100MHz。不過也因為記憶體本身的關係,在突破4000MHz之後,因為頻率過高,在記憶體寫入的表現上似乎沒有在3800MHz的時脈下來的優異,不過小編也還是準備了測試數據給各位玩家們: 在小編實測以及實際使用過後,發現這次華擎所推出的Z370 Taichi主機板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在CPU以及晶片組的相互優化、記憶體的穩定以及超高的可超頻性,搭配上8組SATA埠和3組Ultra M.2的插槽,讓玩家們不論在擴充性、超頻、儲存空間的表現都非常突出。今年記憶體持續飆漲,換電腦想要找到一組C/P值Top 1的主機板嗎?ASRock Z370 Taichi就是各位玩家們的最佳選擇啦! ●主機板名稱:ASRock Z370 Taichi ●處理器腳位:LGA 1151 ●晶片組:Intel Z370 ●記憶體插槽:4 x DDR4 ●擴充槽:1組PCIe x16、1組PCIe 3.0 x8、1組PCIe 3.0 x4、2組PCIe 3.0 x1 ●儲存埠:8組 SATA3 6.0 Gb/s、3組Ultra M.2 ●USB埠:4組USB 3.1 Gen1、USB 3.1 Gen2 Type-A及Type-C各一組 ●網路埠:1組Giga PHY Intel 1219V、1組GigaLAN Intel 1211AT ●尺寸:ATX(30.5cm x 24.4cm) ●官方保固:四年(上網登記) 廠商名稱:ASRock -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896-5588 廠商網址:
最多人點閱
- 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白金牌電源供應器實測開箱,全漢HPT750電源白金牌產品線上的「皇太極」!
-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
- ASRock Z370 Taichi開箱實測,記憶體超頻突破4100MHz,與Intel 8代處理器雙雄合璧的「太極」精品!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MSI Z370 GODLIKE GAMING主機板開箱實測,有著超好用OC旋鈕,難怪連「神也喜歡」!
- ITE2 NE-201開箱實測,既是NAS也是迷你電腦,儲存備份、4K播放都不是問題!
- 2.5吋RGB閃亮多彩發光機種,T-Force Delta RGB SSD
- 技嘉AORUS X299 Gaming 9開箱及效能實測,「性能、超頻、超大擴充性」一板搞定!
- 微星MSI Modern MD241PW 24吋美型螢幕實測開箱,辦公/遊戲兩相宜創建絕美雪白世界!
- PLEXTOR M8SeG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小鋼炮極致寫入速度固態硬碟!
- GIGABYTE AORUS Z370 Gaming 7,RGB燈光絢麗奪目!
- Intel 760p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高效能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