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對抗NVIDIA的Grace Hopper,AMD的Instinct MI300將可能會有APU版本
文.圖/Lucky 2022-05-16 11:53:48
NVIDIA前陣子預告了GPU與CPU結合的Grace Hopper超級晶片,要來挑戰AMD、Intel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地位,對此兩家廠商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斃,像是Intel在剛結束不久的Vision 2022大會上就展示諸如Arctic Sound GPU、Habana Gaudi 2深度學習處理器等多款新品,而AMD這邊則是有PPT流出,下一代的Instinct MI300運算卡將會導入Zen 4架構的處理器。
AMD的Instinct MI系列是為伺服器、資料中心所設計的GPU產品,主要是用AI加速運算,依照先前的資訊,下一代的MI 300的MCM膠水拼接將4塊小型的GCD晶片組合成一顆完整的GPU。
而在近期的流出簡報資料中,我們可以得知MI300的GPU核心將會使用CDNA3架構,並搭配HBM記憶體,且有很高的機率會用上速度更快的HBM3,此外還會將首次引入Zen 4架構的CPU核心!
雖然將CPU+GPU封裝在一起的組合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過去多數情況是CPU為主、GPU只是用於輔助運算,而MI300的設計則顛倒過來,在GPU的產品上加入輔助用的CPU來強化運算效能。然而就算是伺服器,主機本身也是需要先裝上獨立的處理器之後,才能依需要加裝圖形卡、網路卡等其他設備,MI300究竟為何要「多此一舉」額外添加CPU核心的目的暫時還不明朗。(為建構超級電腦做準備?)
目前這款MI300預計會在今年的第三季在AMD的實驗室裡進行相關測試,預計是要在明年的時候與NVIDIA的Grace Hopper和Intel的Ponte Vecchio進行對抗,換言之想知道MI300是否在用途是否會有所變化,可能還等上一段時間才能揭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AMD的Instinct MI系列是為伺服器、資料中心所設計的GPU產品,主要是用AI加速運算,依照先前的資訊,下一代的MI 300的MCM膠水拼接將4塊小型的GCD晶片組合成一顆完整的GPU。
而在近期的流出簡報資料中,我們可以得知MI300的GPU核心將會使用CDNA3架構,並搭配HBM記憶體,且有很高的機率會用上速度更快的HBM3,此外還會將首次引入Zen 4架構的CPU核心!
雖然將CPU+GPU封裝在一起的組合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過去多數情況是CPU為主、GPU只是用於輔助運算,而MI300的設計則顛倒過來,在GPU的產品上加入輔助用的CPU來強化運算效能。然而就算是伺服器,主機本身也是需要先裝上獨立的處理器之後,才能依需要加裝圖形卡、網路卡等其他設備,MI300究竟為何要「多此一舉」額外添加CPU核心的目的暫時還不明朗。(為建構超級電腦做準備?)
目前這款MI300預計會在今年的第三季在AMD的實驗室裡進行相關測試,預計是要在明年的時候與NVIDIA的Grace Hopper和Intel的Ponte Vecchio進行對抗,換言之想知道MI300是否在用途是否會有所變化,可能還等上一段時間才能揭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PCDIY!玩家FB社團
Instagram頻道:pcdiytw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Intel 13代 Raptor Lake Core i9-13900K工程版曝光,ES3版CPU-Z多核可突破15,000分?!
-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推出一週年:支援超過110款遊戲,FSR 2.0現已在GPUOpen上架
- AMD推出Ryzen R2000系列嵌入式處理器,為工業、機器視覺、物聯網和輕薄客戶端解決方案提供優化的效能與功耗效率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5000 WX系列處理器將於SI和DIY市場販售
- 三種規格滿足不同面向的晶片設計,台積電公開N3 FINFLEX技術
- 拔電測試!AMD新行動處理器Ryzen 7 6800U單純電池模式下、改善功耗與效能維持不降?! 實際驗證
- AMD闡述推動新一階段成長策略,瞄準3000億美元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解決方案市場
- Intel 4製程現身、核心時脈再向上增加20%,Intel Meteor Lake-P簡報、核心外觀提前洩漏
- Ryzen 7000首波沒3D V-Cache、預告Zen 5架構,AMD公開自家處理器產品系列規劃
- 散熱用料也大升級,Ryzen 7000處理器的IHS底下用了黃金與液金散熱
- Intel Meteor Lake/Arrow Lake規格曝光,傳將使用全新LGA 2551腳位
- AMD EPYC處理器與AMD Instinct加速器為全球最頂尖Exascale等級超級電腦挹注效能,創下業界首見壯舉,勇奪Top500、Green500以及HPL-AI效能排行榜冠軍大滿貫
最多人點閱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洋垃圾戰神,5999元買14核心28執行緒Xeon E5-2683v3神器級處理器!
- Supermicro M12SWA-TF動手實測 feat.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為究極效能而生的至尊工作站主機板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Intel Pentium G4400實測開箱,「非K超頻」3.3GHz狂飆4.4GHz!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