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
RTX 30不再提供VirtualLink的USB-C VR頭盔專用埠,該標準將殞落
文.圖/Johan 2020-09-08 12:00:00
為讓VR (虛擬實境)的應用與連接埠成為產業標準,在2018年中,由VR主要業者AMD、NVIDIA、微軟、Oculus、Valve、HTC所組成的VirtualLink Consortium,制定出以USB Type-C為標準的VR頭戴式裝置連接埠,賦予玩家在玩VR遊戲時,不管是用哪一家的VR頭盔,都能透過USB-C埠連接到顯示卡,以便傳送高畫質VR的畫面至VR頭盔上,讓人享受到身入其境的臨場體驗。
身為顯示卡效能領導者的NVIDIA,在2018年推出的Turing系列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曾首度導入VirtualLink USB-C埠,該連接埠需要供應更高的TDP值,必須提供到15~27W的電力,以便供應充足的電力,以及影像、音效等資料透過一條USB-C線來傳給VR頭盔使用。已知利基型VR頭盔製造商像是StarVR與XTAL,就已將VirtualLink埠整合進去,看似這個標準有機會成為業界的主流標準。
至於顯示卡部份,雖說NVIDIA首先在RTX 20系列顯示卡加入VirtualLink埠,但在推出沒多久之後,NVIDIA董事會合作夥伴就開始提供沒有內建USB-C埠的客製型號,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沒被VR製造商廣泛採用,加上VirtualLink會產生額外的成本。因此,到了RTX 30顯示卡時,NVIDIA就直接取消USB-C埠的VirtualLink埠。而AMD更是從頭到尾完全沒有要推出內建VirtualLink的顯示卡,看來這對推廣VR頭盔連接器走向標準化的路途,將更雪上加霜。
更令人揪心的是,原本各大廠商共組的VirtualLink Consortium,現在官網也變成404 (沒有改網頁內容),等於幾乎是宣告解散了!看似這個出道不到2年的產業標準,只能說慢走不送了!
這樣一來,未來VR/AR/XR硬體產品,也將不執著於非得單條USB-C來搞定,至於VR頭盔規格進展,也許可以寄望由Khronos Group所主導OpenXR標準,能成為未來主流,尤其在他們推出手部追蹤與眼球追蹤的延伸指令集與認證標準,將促使VR/AR/XR的產品在操縱上更加直覺,透過導入這些新技術,將有利於繼續推廣VR/AR/XR相關的產品發展。
身為顯示卡效能領導者的NVIDIA,在2018年推出的Turing系列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曾首度導入VirtualLink USB-C埠,該連接埠需要供應更高的TDP值,必須提供到15~27W的電力,以便供應充足的電力,以及影像、音效等資料透過一條USB-C線來傳給VR頭盔使用。已知利基型VR頭盔製造商像是StarVR與XTAL,就已將VirtualLink埠整合進去,看似這個標準有機會成為業界的主流標準。
RTX20有給,RTX30不給了,VirtualLink標準殞落
然事實上並非如此,截至2020年8月為止,VirtualLink的標準並沒有廣泛受到上述主流VR頭盔製造商的普遍採用。以Valve為例,當初雖推出了VirtualLink配件,當由於信號和可靠性等技術性問題,導致後來Valve宣佈取消推出VirtualLink相關產品。而HTC、Oculus的產品也僅使用USB Type-C,沒使用到VirtualLink標準,再加上VirtualLink的標準在截至2019年4月前,也還沒發表有關於USB4相容的VirtualLink替代模式,以及Thunderbolt 3的替代模式等消息。至於顯示卡部份,雖說NVIDIA首先在RTX 20系列顯示卡加入VirtualLink埠,但在推出沒多久之後,NVIDIA董事會合作夥伴就開始提供沒有內建USB-C埠的客製型號,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沒被VR製造商廣泛採用,加上VirtualLink會產生額外的成本。因此,到了RTX 30顯示卡時,NVIDIA就直接取消USB-C埠的VirtualLink埠。而AMD更是從頭到尾完全沒有要推出內建VirtualLink的顯示卡,看來這對推廣VR頭盔連接器走向標準化的路途,將更雪上加霜。
更令人揪心的是,原本各大廠商共組的VirtualLink Consortium,現在官網也變成404 (沒有改網頁內容),等於幾乎是宣告解散了!看似這個出道不到2年的產業標準,只能說慢走不送了!
這樣一來,未來VR/AR/XR硬體產品,也將不執著於非得單條USB-C來搞定,至於VR頭盔規格進展,也許可以寄望由Khronos Group所主導OpenXR標準,能成為未來主流,尤其在他們推出手部追蹤與眼球追蹤的延伸指令集與認證標準,將促使VR/AR/XR的產品在操縱上更加直覺,透過導入這些新技術,將有利於繼續推廣VR/AR/XR相關的產品發展。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因應挖礦市場需求,MSI將推出礦工專用卡GeForce RTX 3060Ti MINER系列?!
- 老黃不使刀法,賣起了葫蘆裡的藥,傳NVIDIA RTX 2060、RTX 2060 Super即將捲土重來
- 取代GT 710,NVIDIA悄悄推出入門級顯卡GeForce GT 1010
- 鋼彈迷注意!華碩聯名新品重磅上市,RTX 3080鋼彈顯示卡 全球首發!
- 微星科技發佈最新款GeForce RTX 3060系列顯卡
- 全新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60系列、昇華遊戲體驗
- NVIDIA CES 2021 GeForce RTX:Game On線上特別活動直擊,GeFore RTX 3060發佈、RTX 30系列即將登陸筆記型電腦平台、RTX遊戲再添新陣容
- Intel的獨立顯示卡將有雙版本?! Intel DG2顯卡的部分現蹤
- 老黃展現新刀法,12GB的RTX 3060 Ultra系列現身!對手Radeon RX 6700卻要等到三月?!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行動版現身於Geekbench中,與2080Ti效能相當!
- 暖身完畢?AMD基於MCM GPU晶片架構設計專利已申請、新的大戰即將點燃
- 效能大漲71%?!據傳NVIDIA下一代顯示卡Ada Lovelace將搭載高達18432個CUDA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
- EVGA GeForce GTX 1080 SC GAMING ACX 3.0實測開箱,雙風扇旗艦自製顯示卡優質選擇!
- 優質中階顯卡王者,微星MSI GTX 950 GAMING 2G雙倍SLI戰力開箱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