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躍上神壇的秘密武器、AMD Ryzen 7 PRO 4750G強力加持ASRock Deskmini A300效能狂升
文.圖/Rex 2020-08-20 12:00:00
在接續前一波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的強勁攻勢下,採用「Renoir」雷諾瓦核心的4000系列終於登場,挾帶7nm製程、Zen 2架構以及改良版的RX Vega繪圖核心,顯然讓4000系列的聲勢與玩家期待心大為上漲,隨著第一波置入到筆電陣營的好評反饋後,首發的Ryzen PRO 4000商用版終於在眾多期盼下正式上市見客,雖然目前AMD官方只採OEM模式並不零售(搭整機出),但是對於原本就屬意在套裝電腦或小型電腦模式的玩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大福音!
先前站上已經有介紹過配上B550主機板的文章(4750G+B550M),這次趁著手邊有一款正在服役的Deskmini A300,試著搭配AMD的新APU、看看可以帶給玩家怎樣的不同體驗感受!
是,沒看錯,下架了!但是偉大的網路世界還是可以找得到下載的,如果剛好玩家手上有A300、又剛好入手這波新的Ryzen PRO 4000系列APU的話,那可以試試,應該會感受到Renoir核心的驚艷效能喔!小編剛好在下架前有不小心備份了這版BIOS,也剛好手上有顆Ryzen PRO 4750G,在更新BIOS之後就順便來瞧瞧配上新APU處理器之後的A300可以有怎樣的效能進化吧!(真的、一切都是''剛好'')
特別說明一下,針對新APU的推出,ASRock也推出了新一代的Deskmini X300來因應(這下原廠就沒話說了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手X300來搭配新的APU,應該會有更棒的使用體驗,相關新聞可以看這裡:華擎科技發布全新DeskMini X300,預計將於8月底上市。
★官方連結→Deskmini X300
開測之前記得要先更新BIOS,不會更新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做做功課(查一下谷哥大神有沒有BIOS更新教學),或是直接問客服(小編是指如果是正規代理商的貨可以去電問問看)怎麼更新,可以順便要BIOS客服人員應該會細心指導的。(笑
更新完BIOS之後就可以看到UEFI的版本變成新的囉!(要記得更新不然會認不到) CPU的部分已經可以正確顯示出AMD Ryzen 7 PRO 4750G,這裡小編也拿了DDR4-3200的SO-DIMM來搭配,同樣的可以看到有支援了,在H/W Monitor的項目也可以看到運作的處理器溫度、風扇轉速與電壓等資訊。
這邊就先單純看一下A300配上4750G的表現,以CPU-Z下的Bench與Cinebench R20的測試來看,Ryzen 7 PRO 4750G表現的確很強勢,除了在CPU-Z Bench成績可以壓制對比數據的Intel Core i9-9900KF之外,Cinebench R20得分有501cb/4689cb(單核/多核),對照過網站上先前的測試數據不難發現其實算相當接近(i9-9900K得分約落在520/4900cb),就算跟同一顆U搭配B550主機板的效能表現也差不多。
記憶體的部分由於也支援雙通道技術,透過採用了ADATA SO-DIMM DDR4-3200 16GBx2搭配下,在AIDA64的Cache & Memory測試項目中也能有好成績,讀/寫/複製的成績有45611/45323/41497 MB/s,另外在透過MaxxMem的測試則是有28713/32874/29235 MB/s的讀/寫/複製成績,總分也有30.27GB/s。
雖然說A300只能靠內顯來做輸出,但透過強勁的處理器內建顯示核心,一樣可以高效能、高畫質呈現,除了能支援三螢幕輸出的設計外(DisplayPort、HDMI、D-Sub),Renoir的繪圖引擎仍舊可以讓玩家在3DMark之類的測試軟體中有一定的實測成績,像是AIDA64當中的GPGPU測試表現以及3DMark Time SPY與Fire Strike的得分也都算是內顯核心的極佳效能了。
另一項也是Renoir核心的特點,改良版的Vega GPU在多媒體繪圖引擎上增加了對HDR/WCG(HEVC) Encode的支援,所以對影像編輯相關的性能也較前代更優(硬體編碼性能更強),看看在X264 FHD Benchmark的得分達59.51 fps fps跟Photoshop Benchmark得分達759.8(總分最高1000),不難發現光只是內顯的性能就足以提供玩家相當不錯的多媒體體驗。(先前站上曾經測過的9900K+RTX 2080的組合,在此項目下的成績為900多分)
改採X265 Benchmark來測試的話,可以看到1080P模式下的得分達到59.222 fps,換到4K模式下也還有13.712 fps,試想,配上Ryzen PRO 4000系列的APU之後,放一台Deskmini A300在客廳應該就可以上網、看劇兩相宜了,偶爾想要拿來透過電視大螢幕打打Game也不用擔心,因為就算順跑遊戲也不在話下,管你是虹彩六號、刺客教條還是戰爭機器,也能暢享高沉浸感的玩樂體驗。
至於在總和性的表現上,透過PCMark 10來看一下效能,得分5890的成績也並不差,無外部強大顯示卡的加持下,單純就4750G配上A300的表現有近6000的成績也足以應付大多數的玩家使用需求。
剛剛前面提到的遊戲當然是要實測截圖一下,小編隨手找了3款遊戲來試試,除了還算新的《Gears Tactics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之外,大家熟悉的《刺客教條:奧德賽》以及網咖仍舊火紅的《湯姆克蘭西之虹彩六號:圍攻行動》也一併做測試,從得分可以看到,配上Ryzen 7 PRO 4750G的Deskmini A300根本就是強大無比,直接從原本的Athlon 200GE/3000、甚至是3200G/3400G的等級往上搭了電梯通向頂樓大露台,認真說,還沒入手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新版的Deskmini X300配上Ryzen 7 PRO 4750G了。
沒錯,先前小編看到的是已經拿掉了,但後面又出了一個「v3.60K Beta」←這一組可以用嗎?原本基於小編已經都測完了並不想動(懶),但想了想,還是試一下好了,避免有興趣的朋友也不確定這一版到底行不行!(萬一想入手、結果下了這一版不能動就慘了XD)
看到沒,在ASRock官網上面可以看到的正式版BIOS,最後一版的版號是3.60,日期是2019/11/12;底下可以看到還有一列是Beta版本,目前可以看到有列在上面的是v3.60K,日期為2020/7/28
下載後直接上機更新,然後…就開不了機了!(有更新成功喔)
換顆Athlon 200GE試試,果然就可以開機了,在進入Win 10作業系統後啟動CPU-Z檢查一下(最新1.93版),可以看到Mainboard的頁面有正確顯示為P3.60K、日期為2020/7/22,對照一下前面更新為3.60L(Beta)之後的CPU-Z截圖應該可以發現到L版的日期為更後面的2020/7/24,按命名慣例也是L版比較新(英文排序、K之後是L),也就是說,官網將Beta版BIOS變更回前一版了。
小編再度嘗試將BIOS再更新回v3.60L(Beta),嘿嘿,果不其然又可以穩穩地跑4750G了,然後手賤、又不死心的再更新一次回P3.60K(Beta),好吧,有想要體驗一下A300+4000系列APU的朋友還是按照前面小編說的方式擁抱P3.60L(Beta)吧,不然就等即將推出的Deskmini X300也是可以的。(小編再一次乖乖的更回P3.60L了)
想要新入手的朋友也OK,透過網路商城可以看到目前的賣價其實很超值,不管是空機的價格夠殺(其實就約等同買一片B550的價位)、或是搭配4000系列的U以及SO-DIMM記憶體與SSD也是只要花個萬把塊錢就搞定,重點是,BIOS肯定幫你更新好了(不然怎麼用),省掉玩家自己DIY出錯的機率與麻煩,讚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先前站上已經有介紹過配上B550主機板的文章(4750G+B550M),這次趁著手邊有一款正在服役的Deskmini A300,試著搭配AMD的新APU、看看可以帶給玩家怎樣的不同體驗感受!
第一步、記得更新BIOS
事實上這次的文章發想是因為先前ASRock官方為Deskmini A300發了一個新的BIOS:v3.60L beta,用意是讓A300可以直接升級支援最新的4000系列APU,說真的,立意非常良善(鼓掌),以主機板廠商在推出一長段時間之後還能替玩家想到可以升級支援新版本的處理器來看就可以想像有多佛心(感恩工程師的辛勞),但是,因為受到原廠關切、所以就…下架了!是,沒看錯,下架了!但是偉大的網路世界還是可以找得到下載的,如果剛好玩家手上有A300、又剛好入手這波新的Ryzen PRO 4000系列APU的話,那可以試試,應該會感受到Renoir核心的驚艷效能喔!小編剛好在下架前有不小心備份了這版BIOS,也剛好手上有顆Ryzen PRO 4750G,在更新BIOS之後就順便來瞧瞧配上新APU處理器之後的A300可以有怎樣的效能進化吧!(真的、一切都是''剛好'')
特別說明一下,針對新APU的推出,ASRock也推出了新一代的Deskmini X300來因應(這下原廠就沒話說了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手X300來搭配新的APU,應該會有更棒的使用體驗,相關新聞可以看這裡:華擎科技發布全新DeskMini X300,預計將於8月底上市。
★官方連結→Deskmini X300
開測之前記得要先更新BIOS,不會更新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做做功課(查一下谷哥大神有沒有BIOS更新教學),或是直接問客服(小編是指如果是正規代理商的貨可以去電問問看)怎麼更新,
更新完BIOS之後就可以看到UEFI的版本變成新的囉!(要記得更新不然會認不到) CPU的部分已經可以正確顯示出AMD Ryzen 7 PRO 4750G,這裡小編也拿了DDR4-3200的SO-DIMM來搭配,同樣的可以看到有支援了,在H/W Monitor的項目也可以看到運作的處理器溫度、風扇轉速與電壓等資訊。
效能開測
既然更新了BIOS,相對的在已經可以正常辨識與運作下,開機進入系統後也來透過實測驗證一下效能表現的部分;Ryzen 7 PRO 4750G採用的是Renoir核心,顯示核心則是改良版的Vega GPU,根據AMD官方的資料則是CPU 8C/16T、GPU 8C,基本時脈3.6GHz、GPU時脈則是從前代的1.4GHz提升至2.1GHz,快取為512K(L1)+4MB(L2)+8MB(L3),TDP 65W,以A300原本配置的變壓器(電源供應)就可以對應。這邊就先單純看一下A300配上4750G的表現,以CPU-Z下的Bench與Cinebench R20的測試來看,Ryzen 7 PRO 4750G表現的確很強勢,除了在CPU-Z Bench成績可以壓制對比數據的Intel Core i9-9900KF之外,Cinebench R20得分有501cb/4689cb(單核/多核),對照過網站上先前的測試數據不難發現其實算相當接近(i9-9900K得分約落在520/4900cb),就算跟同一顆U搭配B550主機板的效能表現也差不多。
記憶體的部分由於也支援雙通道技術,透過採用了ADATA SO-DIMM DDR4-3200 16GBx2搭配下,在AIDA64的Cache & Memory測試項目中也能有好成績,讀/寫/複製的成績有45611/45323/41497 MB/s,另外在透過MaxxMem的測試則是有28713/32874/29235 MB/s的讀/寫/複製成績,總分也有30.27GB/s。
雖然說A300只能靠內顯來做輸出,但透過強勁的處理器內建顯示核心,一樣可以高效能、高畫質呈現,除了能支援三螢幕輸出的設計外(DisplayPort、HDMI、D-Sub),Renoir的繪圖引擎仍舊可以讓玩家在3DMark之類的測試軟體中有一定的實測成績,像是AIDA64當中的GPGPU測試表現以及3DMark Time SPY與Fire Strike的得分也都算是內顯核心的極佳效能了。
另一項也是Renoir核心的特點,改良版的Vega GPU在多媒體繪圖引擎上增加了對HDR/WCG(HEVC) Encode的支援,所以對影像編輯相關的性能也較前代更優(硬體編碼性能更強),看看在X264 FHD Benchmark的得分達59.51 fps fps跟Photoshop Benchmark得分達759.8(總分最高1000),不難發現光只是內顯的性能就足以提供玩家相當不錯的多媒體體驗。(先前站上曾經測過的9900K+RTX 2080的組合,在此項目下的成績為900多分)
改採X265 Benchmark來測試的話,可以看到1080P模式下的得分達到59.222 fps,換到4K模式下也還有13.712 fps,試想,配上Ryzen PRO 4000系列的APU之後,放一台Deskmini A300在客廳應該就可以上網、看劇兩相宜了,偶爾想要拿來透過電視大螢幕打打Game也不用擔心,因為就算順跑遊戲也不在話下,管你是虹彩六號、刺客教條還是戰爭機器,也能暢享高沉浸感的玩樂體驗。
至於在總和性的表現上,透過PCMark 10來看一下效能,得分5890的成績也並不差,無外部強大顯示卡的加持下,單純就4750G配上A300的表現有近6000的成績也足以應付大多數的玩家使用需求。
剛剛前面提到的遊戲當然是要實測截圖一下,小編隨手找了3款遊戲來試試,除了還算新的《Gears Tactics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之外,大家熟悉的《刺客教條:奧德賽》以及網咖仍舊火紅的《湯姆克蘭西之虹彩六號:圍攻行動》也一併做測試,從得分可以看到,配上Ryzen 7 PRO 4750G的Deskmini A300根本就是強大無比,直接從原本的Athlon 200GE/3000、甚至是3200G/3400G的等級往上搭了電梯通向頂樓大露台,認真說,還沒入手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新版的Deskmini X300配上Ryzen 7 PRO 4750G了。
寫在最後的驗證
話說,v3.6L Beta的BIOS都已經下架了,那ASRock官方網站上可以查到的版本又是哪一版?沒錯,先前小編看到的是已經拿掉了,但後面又出了一個「v3.60K Beta」←這一組可以用嗎?原本基於小編已經都測完了並不想動(懶),但想了想,還是試一下好了,避免有興趣的朋友也不確定這一版到底行不行!(萬一想入手、結果下了這一版不能動就慘了XD)

下載後直接上機更新,然後…就開不了機了!(有更新成功喔)
換顆Athlon 200GE試試,果然就可以開機了,在進入Win 10作業系統後啟動CPU-Z檢查一下(最新1.93版),可以看到Mainboard的頁面有正確顯示為P3.60K、日期為2020/7/22,對照一下前面更新為3.60L(Beta)之後的CPU-Z截圖應該可以發現到L版的日期為更後面的2020/7/24,按命名慣例也是L版比較新(英文排序、K之後是L),也就是說,官網將Beta版BIOS變更回前一版了。
小編再度嘗試將BIOS再更新回v3.60L(Beta),嘿嘿,果不其然又可以穩穩地跑4750G了,然後手賤、又不死心的再更新一次回P3.60K(Beta),好吧,有想要體驗一下A300+4000系列APU的朋友還是按照前面小編說的方式擁抱P3.60L(Beta)吧,不然就等即將推出的Deskmini X300也是可以的。(小編再一次乖乖的更回P3.60L了)
小結
對於一些已經有入手Deskmini A300的朋友來說,先前搭配的應該最高就是Ryzen 5 3400G了,甚至先前有推的時候可能是採更入門的版本如Athlon 200GE、Athlon 3000或是Ryzen 3 3200G等這幾款,畢竟受限於體積限制與設計定位,具備內顯功能的APU才是這款版本的搭配主軸,但是,隨著Ryzen PRO 4000 APU的出現,玩家算是在效能上得到了解放,搞一顆新版的4000系列APU就可以大幅的提升手上的A300、變成戰力滿點的迷你小電競電腦其實也不錯,花費省、又方便使用,以實際的體積來說,只要有螢幕跟鍵鼠,哪裡都是遊樂場了!(現在其實螢幕也有迷你型可以攜帶、反正有HDMI跟DP輸出)想要新入手的朋友也OK,透過網路商城可以看到目前的賣價其實很超值,不管是空機的價格夠殺(其實就約等同買一片B550的價位)、或是搭配4000系列的U以及SO-DIMM記憶體與SSD也是只要花個萬把塊錢就搞定,重點是,BIOS肯定幫你更新好了(不然怎麼用),省掉玩家自己DIY出錯的機率與麻煩,讚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真‧看得到買不到的處理器,AMD Ryzen 5000G系列正式發表
- AMD推出搭載Radeon顯示核心的Ryzen 5000 G系列桌上型處理器
- Ryzen 5000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出「顯」了,AMD Ryzen 7 5700G處理器的效能流出
- 是要成為一拳超人、還是14nm已經黔驢技窮? Intel第11代處理器Rocket Lake效能實測
- 到底是浪費地球的沙子、還是真的14nm最後一代神兵利器?Intel Core i7-11700K對比10700K效能搶先測
- AMD Radeon PRO Enterprise Driver 21.Q1版專業級繪圖驅動軟體引入全新使用者介面,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Intel正式公布Meteor Lake處理器將使用7nm製程
- 電競筆電處理器也即將換「芯」了,Intel 第11代Tiger Lake-H處理器規格流出
- 守護最後一塊市場疆土,Intel將加速生產Whitley Ice Lake版的Xeon伺服器生產
- 你以為在打王疊Buff喔?Intel又推新Boost技術 — Adaptive Boost,適用於Core i9-11900K/KF
- AMD “Zen 3”為全球最強大Ryzen PRO 5000系列商用行動處理器 挹注頂尖效能
- 性能提升、價格更親民,Intel第11代桌上型處理器 Rocket Lake全系列功能細節正式公布
最多人點閱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洋垃圾戰神,5999元買14核心28執行緒Xeon E5-2683v3神器級處理器!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Intel Pentium G4400實測開箱,「非K超頻」3.3GHz狂飆4.4GHz!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Intel Core i5-9400F 盒裝版 正式開賣!F系列全面來襲,還會發售Core i3-9350KF、i5-9600KF、i7-9700KF、i9-9900KF處理器!
